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759431
大小:59.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05
《中国灵修的三大主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灵修的三大主流作者:甘易逢着…文章来源:神思点击数:1096更新时间:2005-10-254:16:53摘要作者介绍了儒、道、佛三家的灵修,指出三者能相辅相成,可成为中国灵修的特色。**********引言灵修是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与精神世界交往的一套模式;精神世界尤其指神明或天主。灵修是一种力量,它推动人从事各种活动,并使人的一生充满生气。旧约圣经是犹太人灵修的记录。这灵修的特色是犹太民族与天主直接交往:一方面,天主把自己启示给犹太人;另方面,天主要求犹太人敬爱自己。十诫就是这灵修的成文法典。梅瑟编写犹太法律的目的,是为了给犹太子民指出事奉天主和待人按物的模式,也就是确
2、定犹太人的灵修。灵修一调,在现代语言里,多用来为标示不同的宗教神恩,例如:修会的神恩,教会宗派的神恩,神修大师的神恩。灵修的范围十分广泛:有所谓工作的灵修,休闲的灵修;也有所谓穆斯林教的灵修,佛教的灵修,万物有灵论者的灵修等等。因此,在天主教的灵修之外,尚有其它许多种类的灵修。在这意义下,我们也可以谈论中国的灵修。中国的灵修有儒家、道家和佛教三大主流。在传统上,虽然划分为「三教」,但是在中国人的实际生活中,这「三教」却交织在一起,只是在每个人身上,各占有不同的比例。中国传统的人性观念如要给中国的灵修下一个定义,必须先了解「三教」的人性观念。天主教自古以来的传统说法,是把人分成
3、「肉身」和「灵魂」两个部分。这种二分法虽然不免有点过于简单,但是也有实用的价值,就是可以帮助讲解伦理生活的守则;例如:谁若随从肉身的欲望,就要冒失掉灵魂的危险。不过,在讨论灵修时﹒这种二分法就显得不完整,因为它忽略了人性中一个最基本的因素,就是「神」。这「神」就是生命,出自生活的天主,而天主就是纯碎的「神」。因此,四部福音的作者、圣保禄、圣若望、以及后来的伟大神秘学家,在讲论人性时,都提出三个层面,就是「神」、「心」(1)、「身」。这种讲法和中国「三教」的传统观念不谋而合。这三个层面也就是中国灵修的基本架构。在儒家的傅统里、孟子提出「心」和「性」两个层面,至于「身」这个层面,
4、是显而易见的。孟子有句名言说:「如能尽量发挥心的善情,就能认识人的本性;如能认识人的本性,就能认识天了。」(2)。依照这种说法,人心是通向天的桥梁。道家的傅统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的源头。它也把人分为三个层面。外层是身躯或感觉的世界,内层是人心或活动的中枢,基层便是「气」或「元气」,也称做「神」或「元神」。当一个人达到了「气」或「神」的基层,他就进入了与「道」溶为一体的境界。道家的修养功夫,可谈得上地道的灵修了。佛教也把人分为三个层面。这里,如同儒家一样,「身」和「心」两个层面是显而易见的。至于人的基层,佛教称之为「本性」;这「本性」就是「佛性」,实际上,和万物的根源是同一件东西
5、,佛教的名字叫做「真如」。由此看来,中国「三教」在谈论人的本性时,都采用三个层面的说法。可见「三教」的人类学观念,在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在这共同的基础上,却各形成了自成一家的传统。「三教」的伦理意识、宗教活动、思维方式,都各有自己的特色。儒家的思想可以说是一种向精神世界开放的人文主义,至少历代大儒的主张是如。此我们试述如下。儒家的灵修儒学不被视为一种宗教教义,而被称为一种哲学思想。一认为它是一套完美的中国人文主义。儒家虽然不被视为宗教,但是,为许多中国人来说,它占着宗教的位置。儒家所注意的,固然是人自身的修养,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儒家排除精神的世界。其实,儒家
6、的人文思想,以天人的关系为基础。这种关系,儒家虽然不常明白提出,但是它的伦理观念,必然地涉及这种关系,那是不容置疑的。「仁」是孔子全部学说的中心。「仁」是人自我的完美实现,同时也是与他人的完美关系。孔子认为「仁」是一个基本的德行。为了这个理由,孔子的学说可以称之为一种主张力行的人文主义。在这学说形成之前,中国人都认为人类的命运完全操在鬼神的手里。孔子却提出「敬鬼神而远之」,并强调人必须尽量发挥自身的力量。然而,这人文主义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且有三个取向:第一个取向是对「天」。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事奉『天』,犹如事奉亲人。」(3)。可见这「天」人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在孔子
7、的思想中,「天」显然是有智慧和意志的。因为在他的著作中,有不少篇幅清楚指出「天」是有位格的,且表示自己与「天」维持着位际的关系。一次,孔子在匡邑被人囚禁时,说:「文王去世之后,复乐制度不是还在我这里吗?假使『天』有意听让这些制度烟殁,我这个后来的人就不会保有这些制度了;如果「天」不愿见到这些制度消失,匡邑的人又能把我怎样呢?」(4)。在另一处,孔子用与「天」的关系来讲述自己的成长过程,说:「我十五岁时,立志向学;三十岁时,站定立场,四十岁时,摆脱困惑;五十岁时,『明察天意』;六十岁时,所听所闻,能够掌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