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603404
大小:9.54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8-10-04
《脊髓外形和内部结构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脊髓Spinalcord一、脊髓位置、外形二、内部结构1.脊髓灰质前角侧角后角2.脊髓白质上行传导束下行传导束固有束三、脊髓的机能四、脊髓损伤主要内容脊髓概述■起源于胚胎时期神经管的尾部■与脑相比是分化较少、功能较低级的部分,仍保留着明显的节段性。■脊髓与31对脊神经相连,后者分布到躯干和四肢。■脊髓与脑各部间有广泛联系,来自躯干、四肢各种刺激通过脊髓传导到脑才能产生感觉,脑也要通过脊髓来完成复杂的功能。■在正常生理状况下,脊髓的许多活动是在脑的控制下完成的,但脊髓本身也能完成许多反射活动。硬脊膜蛛网膜软膜脊髓一、脊髓的位置
2、和形态位于椎管内上2/3,前后稍扁的圆柱形,外包有三层被膜。端自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下端平第1腰椎体下缘。两个膨大:颈膨大和腰骶膨大。末端变细,称为脊髓圆锥,向下延为终丝。马尾:腰骶尾部的神经根在椎管内向下行走一段较长的距离,围绕终丝形成。C1T1T12L5S1延髓脊髓圆锥终丝马尾全长42~45cm,最宽处横径为l.0~1.2cm颈膨大:与上肢N相连的区段C4-T1节段腰骶膨大:与下肢N相连的区段L1-S3节段颈膨大腰骶膨大脊髓表面可见多条纵沟或裂后正中沟后外侧沟后中间沟前外侧沟前正中裂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后外侧沟前根后
3、根每一对脊神经前、后根的根丝附着于脊髓的范围或高度,称一个脊髓节段。后根根丝前根根丝脊神经脊髓节段脊髓的节段脊髓外形上没有明显节段性因为有31对脊神经,故脊髓有31个节段:8个颈节(C)、12个胸节(T)、5个腰节(L)、5个骶节(S)1个尾节(Co)。c1T1L1S1Co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31个脊髓节段:C8、T12、L5、S5、Co1颈神经胸神经腰神经骶神经尾神经脊髓节段与椎骨对应关系C1~4-0;与同序数椎骨相对C5~T4-1与同序数的上1节椎体相对T5~T8-2与同序数的上2节椎体相对T9~T12-3与同序数的
4、上3节椎体相对L1~5T10、11与第10~12胸椎相对S1~CoT12、L1与第一腰椎相对第四颈C46,第三胸椎,第六胸椎脊神经感觉支节段性分布躯干的节段分布比四肢典型,按神经序列,自上而下排列:T2平胸骨角平面T4平乳头平面T6平剑突平面T8平肋弓平面T10平脐平面L1平腹股沟平面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二、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大部分组成。在脊髓的横切面上,中央有一细小的中央管(内含脑脊液,此管向上通第4脑室,向下在脊髓圆锥内扩大成终室。40岁以上的人中央管常闭塞中央管周围是“H”形或蝴蝶形的灰质,灰质的外
5、周是白质。灰质白质中央管中央管脊髓各节段中的内部结构大致相同,但不同水平切面有所差异,表现在于:1.形态和大小不一;2.灰质结构和配布不同;3.灰质和白质量的相对比例不同.C4C8T2T12L4S3脊髓椎体灰质graymatter(一)灰质graymatter灰质连合胶状质后角网状结构中间带侧角前角中央管后索外侧索前索前角(柱)anteriorhorn(column)后角(柱)posteriorhorn(column)中间带intermediatezone侧角(柱)lateralhorn(column)灰质前、后联合ant
6、eriorandposteriorgray网状结构reticularformation2.前角(1)前角的神经元由前角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组成。α–运动神经元:大型多极神经元,其纤维支配骨骼肌的梭外肌纤维。骨骼肌收缩γ–运动神经元:小型多极神经元,其纤维支配骨骼肌的梭内肌纤维。调节肌张力闰绍细胞-运动神经元骨骼肌肌梭α-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一些小型的中间神经元名叫Renshaw(闰绍)细胞:接受α-运动神经元轴突的侧支,其发出的轴突与同一个或其它-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对-运动神经元起反馈抑制作用。闰绍细胞-运动神经元
7、骨骼肌肌梭α-运动神经元按神经元位置分:内侧群:支配颈肌、躯干肌外侧群:支配四肢肌前角的核团屈肌运动神经元伸肌运动神经元前角运动神经元a.从内侧到外侧:躯干肌、肢端肌;屈肌、伸肌。b.最后公共通路(Finalcommonpath)c.弛缓性瘫痪后角边缘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3.后角的核团(1)后角边缘核见于脊髓全长。内含大、中、小神经元。参与脊髓丘脑束(2)胶状质见于脊髓全长。由大量密集的小神经元组成。这两个神经核团与痛、温觉的传导和调节有关。***(3)后角固有核见于脊髓全长。此核为脊髓丘脑束的起源核,传导痛、温、触和压觉的信
8、息。后角边缘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脊髓后角与感觉传导通路有关脊神经节中枢突形成后根(初级传入纤维),传入脊髓有三个去向:①上传最终至大脑皮质,形成意识性感觉;②上传至小脑,形成非意识性感觉,不能觉察但参与运动调节;③与运动神经元形成直接联系(腱反射)或间接联系,形成节段内反射弧或节段间反射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