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物分類主題詞表構建方法學芻議

中國文物分類主題詞表構建方法學芻議

ID:17888478

大小:1.59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9-08

中國文物分類主題詞表構建方法學芻議_第1页
中國文物分類主題詞表構建方法學芻議_第2页
中國文物分類主題詞表構建方法學芻議_第3页
中國文物分類主題詞表構建方法學芻議_第4页
中國文物分類主題詞表構建方法學芻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國文物分類主題詞表構建方法學芻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DOI:10.6245/JLIS.2017.431/715中國文物分類主題詞表構建方法學芻議黃明玉北京科技大學科技史與文化遺產研究院副教授E-mail:claire@ustb.edu.cn關鍵詞:藝術與建築敘詞表;控制詞彙;文化遺產;文物分類;敘詞表/主題詞表;博物館;知識組織【摘要】中國文化遺產與博物館領域朝向數位化發展已是大勢所趨,然在資料標準建設方面仍有待建立相關規範。本文敘述及討論中國文物分類主題詞表的發展背景及過程,以中國現行文物分類體系以及美國蓋堤研究中心(GRI)研發的藝術與建築敘詞表為基礎,嘗試發展以中國文物概

2、念為主體的文物分類主題詞表,現階段為確立方法學與初步框架的先期工作。詞表框架草案設立了材質、活動、物理特質、風格與時代、物件五個分面,所收錄的概念詞彙擬作為控制詞彙支援文物元數據相關元素的標準化取值。目前已完成現行分類法的詞彙概念分析,並選取AAT相關概念詞彙共同作為詞表發展基礎,同時確立了備選詞彙來源,提出後續工作組的建置規畫。未來應視使用者需求繼續完善分類主題詞表分面,並發展其他重要元素的特殊領域控制詞彙,並在詞表維護、應用與國際化方面建立工作機制。前言當前社會中不斷推陳出新的資訊技術影響了文博機構各方面的工作,即使在博物

3、館工作中最傳統的領域─藏品的編目登錄,也早在1980年代開始了資訊化的探索和實踐。研究發現[1],在藏品資訊管理系統中,使用控制詞彙─即採用標準資料值,不但有助於資訊的組織和管理,更能在後續的資訊利用中實現高效的檢索。主題詞表是控制詞彙的形式之一,可以管理複雜術語的結構,並界定術語概念之間的關係。本研究為在中國文物領域建立主題詞表的方法學思考與嘗試,期能拋磚引玉,在未來能有更多的機構和學者的投入,共同構建完善而豐富的中國文物知識圖譜。構建緣起與背景截至2016年,中國已有約4,600座博物館,館藏文物約4,800萬件。凡有條件

4、的博物館,均已進行著藏品管理資訊化和藏品、展覽數位化的工作。然而,在中國文博領域1990年代末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43(1):171–190(民一○六年四月)171開始進行資訊化和數位化以來,雖然累積了大量的文物資料,但這些資料多數長期靜置於資料庫中,沒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利用,無法開放檢索;由於缺乏統一的元數據標準[2],各個系統和資料庫之間無法交換和共用資料,使得國家在資訊化方面的投入沒有得到應有的產出。有鑑於此,中國國家文物局乃發起「文物數字化保護元數據標準研究」計畫,由科技部提供支援經費,希望從文物數位化的應用邏輯出發,建設

5、文物元數據方面的框架體系、核心標準、描述標準、管理保存標準及應用技術規範,從而規範文物數位化的元數據建設。本研究的基礎為該計畫中的「文物分類體系研究」子計畫,目的在研擬出一套支持描述元數據標準制定與實施的文物分類行業規範,使元數據的表達具有一定的深度。文物分類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文物博物館界一項未能達成共識的議題,原因是全國各地博物館的收藏內容不同,從其成立之初在本地已發展出適用於自身機構的分類方法,且有時會根據各類文物的收藏量自行擬定大、小類別;另一方面,歷代的金石與書畫收藏傳統也形成了對文物分類的習慣法,影響與沿用至今。所以

6、要在業界推行一套全國統一的文物分類標準始終存在一定的困難。然傳統的存在即有其合理性與必要性,故需尊重之與兼顧之。雖然文物的分類方法各不相同,但掌握文物的基礎知識是博物館的重要工作。另外,考慮到目前中國國家文物局當前推行的「智慧博物館」理念與文化政策在具體應用方面的需求,其重要訴求為在其「智慧服務」功能板塊中,發揮博物館生產、傳遞知識的目標作用(宋新潮,2015;羅靜,2015)。是故,本研究以「知識組織」的觀點來考慮何為文物分類在數位化工作中的適用性做法。其實,傳統分類方法本身就是一種知識組織行為,而今的要務是加入標準化的概念

7、,將過去的知識遺產轉化為今日可用的資源。擬採用的技術路線為利用知識組織、語義網路等技術,並建立文物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間的關聯。首先,我們將文物分類定義為:依據文物屬性,安排或歸類具有相同或相似屬性的物件。其次,用分類法的一般原則(標準同一性、窮盡性原則和排他性原則)去檢視過去沿用至今、並已形諸於相關規範的文物分類法。李濟先生在「古物」一文中曾援引民國廿四年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公布的古物範圍和種類,列舉了十二類古物的名稱和定義,涵蓋古生物和史前遺物、建築和可移動文物,並注意文物與存在環境的脈絡關係,對今天的文物分類做法仍具有很高的指

8、導性(李濟,2010)。而新中國成立之後並未承繼上述做法,文物的保護管理劃分為館藏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逐漸形成兩套分類體系,如此一來導致在文物編目資訊中難以兼顧(或容易忽略)原本同屬於一個場所或地點的文物脈絡關係。如今文博領域的習慣分類法,常見用於分類的屬性有材質、功能、技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