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选择的痛苦与神经症人格冲突

自由选择的痛苦与神经症人格冲突

ID:17888162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8

自由选择的痛苦与神经症人格冲突_第1页
自由选择的痛苦与神经症人格冲突_第2页
自由选择的痛苦与神经症人格冲突_第3页
自由选择的痛苦与神经症人格冲突_第4页
自由选择的痛苦与神经症人格冲突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由选择的痛苦与神经症人格冲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自由选择的痛苦与神经症人格冲突作者: 熊玲时间:2005-4-14浏览次数:2274 人的一生,会面临无数的选择。或者说,人的一生就是经历选择的一生。因为,除了父母我不能选择,父母一旦“选择”了我,我就面临了充满各种艰难“选择”的人生道路。本文讨论成人的自由选择,以及神经症患者面临的自由选择的焦虑与痛苦。(一) 临床咨询中,我们会发现许多神经症患者,其内心挣扎在“做选择如此艰难,又如此不得不选择”的痛苦与焦虑之中。例如,一位事业非常成功的企业项目经理王先生,结婚已4年,无孩子。妻子是他单位的同事,漂亮、单纯,性格内向、思想保守而传统。小王的外在个性稳重,而内在情感丰富,渴

2、望追求精神浪漫的生活。结婚两年后,他开始觉得他夫妻俩在兴趣、情趣、价值取向方面有太大差距,并渐渐感到婚姻的无味和无奈。他萌生出是否离婚的念头。这个念头一直盘旋在他心里折磨着他:想离婚而去追求他浪漫的生活,可他怎么也开不了口,因为他觉得妻子无辜而又那么爱他。如果离婚,他怕妻子伤心,也怕自己的父母伤心;如果不离婚,就意味着承受婚姻的贫乏无味。为此,他生活在充满疑虑和痛苦中不能自拔,觉得活得太累! 类似的情形很多,其选择性冲突在内容上可谓纷繁多样:比如,是继续给别人打工嫌太窝囊,自己开公司又怕担风险;爱她太难,因为她不是处女,而放弃她又做不到,因为她是那么优秀。也有陷入日常生活

3、事件的选择焦虑:去参加某人的婚礼,心里很不舒服也很不情愿,不去参加,又怕得罪人;面对自己逆反的儿子,管教重也不是,轻也不是。如此等等。 选择是自由的,但又是很不自由的。因为在选择的过程中,人们会体验矛盾与冲突、紧张与焦虑,甚至体验被深深地制约而无法做出选择。 选择本来是自由的。但有些人做选择为什么那么痛苦?其实,这种痛苦本质上是人在选择时的一种神经质需求的冲突反应,而与选择本身无关。也就是说,一个人选择的困难表面上与其抉择的事情有关,实际上是与其人格中的某种固有的心理矛盾冲突有关,与它自身某种神经质的人格冲突直接关联。如果一个人有高度发展的自我意识,有坚实的自我概念,那么

4、,他会在自由选择中经历和承受由于选择带来的必然的焦虑,而不会逃避这种焦虑。同时,会因他的自主性,运用多种方法,做出最终的选择。而那些身陷自由选择痛苦的人们,实际上欲罢不能的是他们人格中的内心冲突,而不是选择本身。有冲突,必有痛苦。而冲突的形成和维持,源于神经症性人格特征及其神经症性思维模式。(二) 可以说,每一个人都面临内心冲突和矛盾,但是,选择困难的人,他们面临的内心冲突不是现实冲突,而是一种被称之为“神经症冲突”的特有矛盾,这种冲突的最明显特征是主观性(缺乏现实性)和自相矛盾性(自己跟自己斗争)。比如前面案例中提到的小王,他既有强烈的良心与责任感而使他做不到放弃妻子,

5、他又有强烈追求情感浪漫生活的渴望,但这两者在他的婚姻里无法同时拥有。他离开妻子,会受良心谴责而背负罪感;而在婚姻中,他又会忍受乏味的情感生活。任选其一,他都面临痛苦。不做选择呢?他还是轻松不了。这种人,如果不明白他之所以选择痛苦的原因何在,就会始终面临选择时的优柔和犹豫,并最终选择不做选择。不过,他将仍然身陷焦虑与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从心理病理学的角度看,神经症患者的自由选择痛苦,是与他们敏感而缺乏自信的人格态度相关联的。这种敏感而自卑的神经症人格,主要表现在做任何事情时,缺乏主动、缺乏恒心;抉择事情时,谨小慎微、顾虑重重;对未知事物,预期焦虑、忧心忡忡;人际关系,高度敏

6、感、缺乏自信;情绪上显得焦虑、抑郁、容易激惹。这类人群的上述特征,无一例外地与他们童年残缺的生活环境——缺损的亲子关系——有关(亦即:早期依恋缺损)。也就是说,敏感(缺乏自信)性人格,发展于儿童早期,根源于儿童病态或残疾性的家庭环境。精神分析治疗家卡伦•霍妮在考察大多数神经症患者的儿童期时发现,这些人的共同特性就是有一种滋生神经症的病态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描述为:由于父母的神经症状态而不能给孩子真正的关爱;父母的某些行为与态度——如过渡控制和溺爱,造成儿童的挫折、无助与依赖。如果用客体关系心理学与早期依恋理论来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明敏感而缺乏自信的人格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有

7、这种人格的人是怎样身陷在自由选择痛苦中的。 客体关系与早期依恋理论指出,人格的组织和建立是内化的结果。内化是一个心理过程。如果儿童早期的客体是坏客体(比如惩罚性或控制性父母),儿童将他环境中坏的规则性互动和特征,转化为他内部的规则和特征。环境中坏的互动和特征可以理解为卡伦•霍尼考察的儿童病态环境,即由于父母的神经症人格,而对婴幼儿的各种漠视、恐吓、过渡保护、过渡限制和惩罚等。这种病态环境的依恋关系,通过内化作用形成了儿童今后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无助、强烈的自我中心和依赖。在任何冲突或风险性情境中,他会自然回避,不敢表达、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