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937721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问题、特点与策略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在教学目标指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特点缺乏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具有积极性、体验性、情景性和生成性等特点。据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应是“活动—感悟—分享—评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体验式教学。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将
2、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能更好地承担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目前,许多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列为公共选修课或指定选修课甚至为必修课,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特殊性,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大学生的潜力,完善其个性,就成为影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也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目标指向的消极化教学目标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首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指引教学方向、指导教学评价、激励学
3、生学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少高校以心理问题为取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就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忽视了个体发展中更重要、更美好的方面,忽略了积极的心理体验和积极心理潜能的开发,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本末倒置,削弱了学校心理健康教学的功效。例如,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编写以心理问题为价值取向,安排学生人格发展问题、意志力培养、情感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处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良好行为的培养等教学内容。虽然这些教学内容是学生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负面取向的。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教
4、材只是停留在实现防治性目标的层次上,满足于少部分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及行为的矫治,出现了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目标偏差这种教材可以说把什么都考虑到了、考虑好了,唯独忽视了大学生作为真正意义上人的存在价值。这种“无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摆不准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一切为了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这一基本主题,严重压抑了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主体性,阻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2、教学内容的学科化心理健康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不是向学生传授具体的知识和本领,而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使他们更加有效地学习,更加快
5、乐地生活,所以课程的内容应能直接触及学生的“心灵”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5,满足学生的现实心理
6、需求。然而,目前许多学校用安排学科课程的模式来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们往往采取专业学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表现为过多地给学生传授心理学概念、原理,注重其系统性,而较少介绍应用性方法和技术,忽略其实用性。这种专业学科式的教学模式,更多地体现了传统的知识观、课程观、学习观,从根本上背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宗旨。其实,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并非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也不只是简单的接受学习,它还是个体经历生活经验逐步积累、建构的过程。没有自己的生活经验,没有族类经验(理性知识、间接知识和书本知识)与个体经验(感性知识、
7、直接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结合,个体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不可能的。个体也只有把族类经验与个体经验结合起来,才能内化外部社会的要求,从而适应外部环境。[1]3、教学方法的简单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许多高校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授—受式为主,教学方法则主要以讲授法为主。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扮演家长、长者的权威角色对大学生进行说教,在课堂上喜欢使用诸如“我觉得这个方法不好”或“这想法不太正确”之类的主观性评价语言;有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中过多依赖于教材,忽视大学生这一活动主体的实际,结果教学虽保证了传授知识的完整性却造成“
8、满堂灌”、“一言堂”,师生之间缺乏人际互动情感交流;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是老师讲,学生记,课后做作业,考试考概念,上成纯粹的心理学理论课,等等。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病造成上课时只有少数学生认真听课,大多数学生昏昏欲睡的局面,最终不但不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且严重弱化了课程教学的作用,导致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当前高校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方法的简单化倾向,已对该课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