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449078
大小:4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9
《血液透析风险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血液透析风险预案 血液透析是一项专业性较强,风险性较大的医疗护理行为。在透析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偶然的、突发的变化,为应付某些意外情况的发生,而事先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可有效的将透析风险化解到最小,从而保证病人的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透析器破膜的应急预案一、发生原因 1、重复使用的透析器未经压力检测。 2、短时间内超滤量过大,使跨膜压超过限度。 3、透析器本身质量不合格。二、破膜表现 透析机漏血报警(BloodLeak),透析液颜色变红。三、破膜预案 破膜时应更换透析器,是否回输血液应根据跨膜压(TMP)的变化,如果TMP>0说明破膜较小,膜内
2、仍为正压,透析液不会进入膜内,可回输血液。如果TMP≤0说明破膜较大有反超的危险,宁可废弃血液而不应回输给患者。单人更换透析器法: 当透析器破膜时,夹住动脉管路,打开补液口回输生理盐水,待静脉管路颜色变浅时,停血泵卸下透析器。将新透析器膜外与透析液连接,动脉端与动脉管路连接,静脉端游离向上,开血泵以100ml/min的速度预充透析器,待气泡驱净后,关闭补液口,打开动脉管路,使血液引至透析器静脉端时,连接静脉管路,翻转透析器至动脉端向上。开始正常透析。四、预防措施 1、单位时间内超滤量要适中,不可过多。 2、复用透析器应用卫生部规定的具有容量检测和压力检测功
3、能的复用机及专用于透析噐的消毒液。 3、选用质量好的透析器。透析中发生休克的应急预案一、发生原因 严重低血压、贫血、心脏病。多脏器衰竭等。二、临床表现 患者面色苍白或紫绀、出冷汗、呼吸困难、血压下降BP<80/50mmHg、心率增快HR>120次/分、反应迟钝、意识模糊甚至丧失。三、处理原则 1、低血压引起的休克可不必先测血压,立即回输生理盐水200—300ml,停止超滤,使患者头低臀高位,氧气吸入,必在时输入高渗液体,如1.5%—3.0%氯化钠、50%葡萄糖或5%碳酸氢钠溶液等。 2、危重病人当SaO2<90%,HR减慢或严重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早、
4、二联律、三联律时、立即回血停止透析,根据休克的程度及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开放静脉等。四、预防措施 1、根据血容量的监测确定干体重,超滤总量<体重的6%-7%。 2、做好宣传工作,透析间体重增长<1KG/日。 3、透析前根据个体差异停用降压药物,透析后期限制进食量. 4、加强营养,改善贫血,必要时输血、白蛋白或血浆。 5、危重病人进行心电SaO2监测,备除颤嚣、抢救药等。 6、严格掌握透析适应症。无肝素透析发生凝血的应急预案一、发生原因 当尿毒症患者伴发脑出血、蛛网下腔出血时,常采用无肝素透析,由于血流速减慢或回
5、输生理盐水不及时等原因,常发生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现象。二、凝血前表现 静脉压升高、透析器颜色变深、静脉壶过滤网有凝块、外壳变硬、液面上有泡沫。三、应急预案 1、当无肝素透析3-4小时时,静脉压逐渐升高达300-400mmHg,在不停血泵的性况下(防止因停血泵而造成整个体外循环凝血),立刻打开动脉管路上的补液通路回输生理盐水,然后再将动脉管路夹住停止引血。 2、用止血钳敲打透析器动、静脉两端,将血流逐渐降至于100ml/min,当血液回输成功后停血泵。 3、打开动脉管路,回输动脉端的血液,如果凝固,可拔丢弃动脉管路上的少量血液。四、预防措施 1、用肝
6、素盐水100mg/1000ml循环吸附,血泵速100ml/min,吸附30-60min后排空肝素盐水。 2、再用生理盐水500ml重新预冲透析器及管路。 3、根据凝血性况每天30或60min一次阻断血流,用100-200ml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及管路,冲洗量计算在超滤总量内。 4、求高通量、高血流速透析。透析过程中静脉血肿的应急预案一、发生原因 患者血管纤细、梗化、末梢循环较差、操作者技术欠佳等造成透析过程中静脉淤血、肿胀。二、血肿表现 透析进行中随着血流的加快,患者静脉出现肿胀、淤血、疼痛等表现。三、应急预案 1、当透析过程中静脉突然肿胀疼痛
7、时,立即停止血泵,将动、静脉针上的卡子夹闭,同时将动静脉管路用止血钳分别夹住并分离穿刺针,用无菌的连接器将动、静脉管路连接后打开止血钳,开血泵流速降至100ml/min.关闭超滤(UF),将静脉壶下端的管路从空气监测夹中拉出,进行离体血液循环,可有效的防止血液凝固. 2、此时护士可以有充足的时间重新找血管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用生理盐水50ML快速推入,患者无疼痛感,发展局部无肿胀证实静脉血管通畅,关闭血泵连接动、静脉管路,恢复透析状态。此种方法循环时间应小于10min,因时间过长会造成部分红细胞破裂,有引起溶血的危险,应尽量避免.四、预防措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