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说课稿

等高线地形图说课稿

ID:16442732

大小:28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9

等高线地形图说课稿_第1页
等高线地形图说课稿_第2页
等高线地形图说课稿_第3页
等高线地形图说课稿_第4页
等高线地形图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等高线地形图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李店初级中学黄欣一、说教材1、说地位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地形图分析是以后学习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的重要基础,所以这节课通过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怕图到习惯用图,到综合分析地图,从而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说联系本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紧密相连,如方位的判断、比例尺的计算、经纬度的应用,同时对学习后面的知识也有铺垫作用,如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聚落的形成、环境的治理与改善。3、说课标根据初中地理课标要求,学生能由实际具体情况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本节课就是要求学生能根据

2、实际地形图,来为生活和生产服务。4、说内容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三节地图一节的第二部分地形图判读部分。这节课的内容包括掌握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和掌握判读方法。二、说教材处理本节课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对后面的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教学放在下节课中。在拓展延伸方面,对前面的知识如方位、比例尺,后面的知识如经济的发展等进行了串联。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即海拔和相对高度。理解等高线的概念,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在地图上识别六种地形。(2.)能力目标:学会在地图上判断地势的高低起

3、伏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山地不同部位。(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局部地形的丰富性,热爱自然,逐步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四、说重点难点重点: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辨别地势高低;根据等高线疏密辨别坡度陡缓。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表的各种基本形态,并会综合应用。五、说教法学法1、教学方法:以图片引导为主,运用观察法、对比法、启发式教学原则进行教学;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拓展;2、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动手临摹,观察对比,对现象尝试合理解释,并进行小组交流;六、说教学手段教师以图片教学为主,辅助以多媒体备进行引导。七、说教

4、学程序•1、导入新课(2分钟)。•2、出示学习目标(2分钟)。•3、课件展示内容(18分钟)。•4、综合应用(10分钟)。•5、小结作业(2分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后提问:你游览过中华山吗?你是怎样登山的?你玩过蹦极吗?蹦极通常在什么地方?你想当一名山区经济的综合设计师吗?二、教师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2、掌握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坡度的方法。3、掌握六种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并会综合应用。三、讲授新课1、讲授基本概念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

5、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海拔高度之差。教师强调:地图上出现的高度一般情况下都是海拔。学生练习:教师展示两山高度,让学生填写海拔、相对高度。2、讲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第一步,要确定山的高度;第二步,根据山的高度确定等高距;第三步,根据等高距将山分成若干个平行的平面;第四步,把每个面利用正投影把投影线的边缘画成闭合的曲线。3、等高线的基本特征(1)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2)同线等高(3)等高距全图一致(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5)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有在峭壁处出现。然后,学生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进行练习。4、地形坡

6、度与等高线的关系坡度越陡,等高线越密;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等高线重合在一起,坡度呈垂直状态便是陡崖。学生根据坡度练习。5、认识六种等高线地形图500400300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便于登山。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易发源河流。鞍部:两个相邻山顶的中间部分。陡崖:垂直或近似垂直的陡坡,等高线重合。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便于修建水库。6、教师利用图片展示。四、学以致用,教师讲授例题1例1.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甲处是__丙处是__A处是___B处是___C处是___2、若在丙地修建一个水库坝址应选在什么地方?3、乙处与

7、丁处相比,相对来说在哪发展农业要好?在哪发展果林业要好?ABC五、拓展提高练习下面是一幅1:200000地形图,判读后回答:1、李村在余村的什么方向------2、若量的王村与余村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那么王村与余村的实际距离为多少?3、以王村为基点,丁山的相对高度是     米。已知王村气温是10℃,按大气温度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一般规律,丁山的气温应是       ℃。4、从王村修建公路到余村,有甲乙两种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好,为什么?六、小结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等高线地形图坡度的判断比较等高线的六种地形七、作业1、临摹等高线地形图。2、同学们根据

8、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绘制自己家乡某座山的地形图。八、说板书设计•海拔•相对高度•山顶中间高四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