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417463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9
《对实施新课程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实施新课程的几点思考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提出的课程改革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开始融人到教学实践中。但审视这几年教育工作的得与失,笔者认为,在即将全面展开的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还有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引起高度的注意,现提出来与大家探讨。问题一:课堂上只要有了“问题讨论”就是现代学习方式了吗?传统教学方式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视了问题的探究与发现,学生是纯粹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因此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起能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发挥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核心任务之一。通过问题讨论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无疑是正确的。但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课堂上只要有问题讨论就是现代学习方式,于是在具体操作中出现了不顾教学实际,专为讨论而讨论并试图以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形式来渲染“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气氛的现象,结果由于一些问题过于简单、浮于表面,课堂讨论看似热闹,却没有实际效果;一些问题要求不明确,学生讨论如天马行空,课堂乱如一锅粥,讨论失去控制,根本达不到讨论的目的。这些被讨论的问题与现代学习方式所强调的“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学习的动力、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等毫不相干,无论讨论得多热烈,都不可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学习也只能是表层的和形式的,因此这种问题讨论决不能代表现代学习
3、方式。有了“问题讨论”的课堂也未必就是运用了现代学习方式的课堂。毋庸置疑,现代学习方式需要有问题意识,但更重要的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开放性与启迪性,能否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切实提高自身修养,认真领悟教材,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与教材、与学生实际水平相符合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否则,探究式学习只会变成一种形式,将原来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随意问”。问题二:学科渗透意味着不分彼此吗?笔者曾听过一堂《死海不死》的语文课,课堂40分钟里竟然有20多分钟是学生就死海的形成原因、历史、现状、未来进行讨论,发表看法。看得
4、出,学生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课堂上发言异常踊跃,课堂气氛活泼有序,学生对死海的确有了崭新的认识,并且积累了查找资料获取有用信息的经验。但是,这堂课却没有体现语文教学的功能和作用,这究竟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还是自然科学课或地理课呢?3现行的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割裂了学科间的内在联系,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翅膀,因此,新课程力求各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学科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合性;强调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提倡并追求不同学科间彼此渗透,但并不否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每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任务上也各有偏重,“冰融化了
5、是什么”在语文课上可以是春天,在物理课上只能是水。学科整合绝不是学科拼凑,学科渗透也绝不是不分彼此,如果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滥用学科渗透,势必“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造就一个学科的“大杂烩”。问题三:只有运用多媒体课件才能体现新课程改革吗?有一种现象:一部分教师热衷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用,似乎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就意味着实施了新课程改革。例如,一位物理教师将“万用表”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展示课件来代替讲述,学生实验桌上放置的万用表仅仅做摆设,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被轻易地剥夺了;另一位数学教师制作的PowerPoint课件,确实减少了板书的麻烦、节省了时间、增大了课堂容量,但学生思
6、维能否跟得上,实在令人担忧。花费大量时间制作的课件不但没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反而违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减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为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手段,但并非只有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才能体现出新课程改革。以多媒体课件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有力的学习工具,其应用应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并不意味着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而应该从教学内容、学生认知规律的实际
7、出发,发挥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各种技术手段的协同互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而不应一味追求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否则,只会将传统教学的“人灌”改为现代手段的“机灌”,穿新鞋走老路,回到传统教学模式中去。问题四:激励教育是只有鼓励的教育吗?“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实现这一理念,必须改变目前封建家长制式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随着赏识教育的倡导,赞扬学生、关注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