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249397
大小:1.41 MB
页数:191页
时间:2018-08-08
《中医骨病学教案每节课3学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编号:1—1课程名称骨病学专业针灸推拿班级2007-2针推班主讲教师闫涛计划时数3专业层次本科专业技术职称副教授编写时间2011-2章节名称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骨痈疽使用时间10-11(2)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的概念。2.熟悉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的诊断、非手术治疗。3.了解历代医家对骨病的认识;了解骨病学的研究现状。了解握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病因、病理变化过程、鉴别诊断、手术治疗。了解化脓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2、。重点与难点重点: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概念、诊断、非手术治疗难点: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因病机教学内容更新情况无教学方法与组织安排课堂讲授,挂图,医学影像,多媒体结合1.绪论(15分钟)2.骨痈疽(35分钟)3.急性化脓性骨髓炎(30分钟)4.慢性化脓性骨髓炎(45分钟)5.化脓性关节炎(20分钟)小结(5分钟)教学手段口述、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基本教材和参考书1.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陆裕朴等2.骨与关节损伤人民卫生出版社3.骨折治疗的AO原则华夏出版社戴克戎等集体备课无教研室审查意见191[复
3、习题]1.历代医家对骨病有哪些认识?2.请叙述急性骨髓炎的病理变化过程.第一章绪论中医骨病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知识来研究骨与关节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骨病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近10年的事,但其内容是伴随中医学的产生、发展而不断完善的。1、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生存环境甚为险恶,极易罹患骨病。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约公元前3000年)原始人遗骨,不少骨骼生前患过骨病,有骨髓炎、骨结核、脊椎变异、关节僵直、骨质增生等。2、战国、秦汉
4、时期,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奠基时代,不少医学著作问世,如《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均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3、两晋南北朝时期,对骨痈疽和骨肿瘤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医心方》记载陈延之对骨痈疽的认识,其在《灵枢》经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将附骨疽分急、缓两种。4、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医骨病学全面总结提高的时期。隋末巢元方等著《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症状学专著,也是骨病第一部内容较丰富的病因症状学著作,如对腰痛记载了八种证候,对“背楼候”、“骨注候”、“指筋孪不得屈伸候”、“瘤候”、“石痈候”、“石疽候”、
5、“附骨痈肿候”、“附骨疽候”和“骨疽楼候”等均列专题论述。5、宋金元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取得重大成就,如发明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医学的发展,涌现出以金元四大家——李东坦、朱震享、刘河间、张从正为代表的一批著名医学家,出版了《卫济宝书》、《外科精要》、《集验背疽方》、《外科精义》等外科名著,对骨关节痹痉证、骨痈疽、骨肿瘤的认识均有发展。6、明、前清时期,中医骨病学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认识骨痈疽、骨肿瘤的临床症状已趋细微,如明代杨清叟《仙传外科集验方》对骨痈疽病理过程的描述非常详细。晚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
6、成立以前近百年间,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医受到了歧视,骨病学也面临危机。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党的中医政策的落实,以及中医与现代科学及现代医学的不断结合,使中医骨病学得到了飞速发展。7、现代医学骨病学现状。191在诊断方面,由于核物理学、电子计算机图象处理等技术的应用,使影象诊断技术发生了很大进步。在治疗方面,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如吻合血管的游离复合组织移植用于治疗复杂慢性骨感染性疾病、骨缺血性坏死、先天性胚骨假关节、填补因骨肿瘤根治术后造成的大部骨等组织缺损等,大大提高了疗效。第二章骨痈疽骨痈疽,现代医学是指由化
7、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性病变,主要包括化脓性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中医古代文献对骨痈疽记载很早,如<灵枢·痈疽>中说:“热气浮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痈。”<诸病源候论·附骨痈候>曰:“附骨痈,亦有体盛热而当风取凉,风冷人于肌肉,与热气相搏,伏结近骨成痈,其状无头,但肿痈而阔,其皮薄泽,谓之附骨痈也。”根据本病发生的部位不同,其名称也各不相同。如发于四肢长管骨者有“附骨痈”、“多骨痈”、“股腔痈”等,发于关节者称“关节流注”,而发于髋关节者称“环跳疽”,发于肩关节者称
8、“肩中疽”等。[病因病机]1.余毒流注疔疮疖肿,或斑疹、伤寒、猩红热等,因治疗失当,余毒未尽,湿热内盛滞留体内,其毒深窜入里,气血不和,流注筋骨或关节而发病。2.筋骨损伤如肌肤或筋骨开放性外伤伤口污染邪毒,则邪毒入骨;若伤无创口,必有气滞血瘀,则邪毒乘虚而入,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