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134063
大小:413.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08
《经济史1-4单元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史的分期必修二经济史复习提纲第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农业1、古代农业发展的表现(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石刀、石斧、石犁;水稻、粟;集体劳动(2)商周:耒耜和少量青铜农具;“耜耕”或“石器锄耕”、懂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肥和治虫等(走向定居;粟、稻、黍、稷、麦、桑、麻等;集体劳动(3)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阶段);铁犁牛耕、垄作法;都江堰(4)两汉:耦犁、犁壁,耧车(改进和普及阶段);代田法、一年一熟;引进棉花;漕渠、白渠、龙首渠(5)魏晋南北朝:北方耕耙耱
2、技术、南方耕耙技术、进行轮作和绿肥种植;翻车(6)隋唐时期:曲辕犁,耕田工具的定型;普遍育秧移栽;筒车(7)两宋:江南稻麦轮作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引进占城稻;高转筒车(8)明清:引进玉米和甘薯等风力水车2、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农业尚处于刀耕火种和石器锄耕时期,人类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2)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①得名: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②目的:为了巩固
3、奴隶制统治③内容:一切土地属周王,周王将其分赐诸侯臣下,让其世代享用,但不可转让与买卖,并纳一定的贡赋;这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这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奴隶主利用井田制,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这是产品分配形式④性质: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但其实质是:土地私有制⑤发展过程:开始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⑥作用:是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巩固了奴隶制度,它是分封制的经济前提⑦瓦解原因a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私田大量增加;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由于
4、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b直接原因: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为增加收入,实行税制改革⑧瓦解过程: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生产力发展)──私田的增加──井田制的日趋瓦解──鲁国等各诸侯国改革税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的形成(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①形成:标志----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开承认土地私有,封建土地制形成②确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此后在我国延续2000多年③形式: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处于支配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主要基
5、础)小农土地私有制(是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附庸,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即是封建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使用。(是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补充)④发展趋势:土地兼并加剧a含义: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兼并农民土地甚至国有土地b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买卖或转让c实质:是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财源d影响:造成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影响封建统治e抑制土地兼并目的:是维护小农经济,以维护统治;另外达到增加政府收入;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明朝制定鱼鳞图册
6、,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取赋税。结果:一定程度上有所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3.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主要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是精耕细作,技术先进(3)农业的起源----起源早,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世界领先(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4)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5)产业结构特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4.小农经济(1)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原因①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生产力。②封建土
7、地私有制确立。(2)小农经济的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分散性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结合——男耕女织 ③生产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封闭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3)小农经济发展艰难,因为:①自然灾害②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拒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很难扩大再生产→→落后性、脆弱性 ③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农民承担沉重的赋税徭役④土地兼并严重⑤尖锐的阶级矛盾,社会动荡。但是,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为①生产工具不断
8、改进,耕作技术不断提高②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为求生存而在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推动精耕细作③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4)小农经济对中国社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