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098135
大小:3.12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8-08-07
《心经的般若正观讲座ppt下载 - 济群法师5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济群法师《心经》的般若正观结劝——绪论——赞叹般若的功德依空性慧成就解脱、成就无上菩提般若正观标宗认识空性认识世间诸法即是空性——不住世间认识生死即是空性——超越生死从观照般若进入实相般若认识轮回与解脱即是空性——烦恼即菩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绪论——1、从五大要素说起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B、依正见修习止观,是抵达解脱的关键。A、从闻思经教树立正见。2、说明从正见到止观的修习,是抵达解脱的关键B、《心经》蕴含着般若法门的缘起性空正见,依此正见观修能抵达无上菩提。A、《心经》是般若系统的经典,为六百卷《般若经》的精髓3、《心经》的内容及
2、重要性此次讲题为“般若正观”,着重从观修角度,探讨如何将空性正见落实于观修中,成为通达空性,解除烦恼的力量。4、说明此次讲解《心经》的角度Logo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一、标宗1、释般若A、何为般若。梵语般若,汉译慧、明、智慧。智慧——通达真相及究竟解除烦恼的能力B、三种般若文字般若:三藏典籍,承载着开显般若的方法。观照般若:依般若正见而起禅观(观察修、观照修)实相般若:通达空性的无分别慧。2、释波罗蜜多A、何为波罗蜜多。波罗蜜多,译为度、到彼岸。依般若摆脱生命中的迷惑,从生死的此岸抵达涅槃的彼岸。B、发菩提心,修习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
3、定、般若),方能圆成无上佛果。(方便与慧,成佛缺一不可)2、释波罗蜜多A、何为波罗蜜多。波罗蜜多,译为度、到彼岸。依般若摆脱生命中的迷惑,从生死的此岸抵达涅槃的彼岸。B、发菩提心,修习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能圆成无上佛果。(方便与慧,成佛缺一不可)2、释波罗蜜多A、何为波罗蜜多。波罗蜜多,译为度、到彼岸。依般若摆脱生命中的迷惑,从生死的此岸抵达涅槃的彼岸。B、发菩提心,修习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能圆成无上佛果。(方便与慧,成佛缺一不可)观自在菩萨1、观,何为观?观在心经修行中的重要性。2、何为自
4、在,远离烦恼及迷惑而得心灵自在。3、观自在,通过般若正观而得自在。行深般若波罗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1、何为深般若——实相般若2、照见——般若深观。3、何为五蕴(自性)皆空——深观五蕴诸法皆是空性。不是想像中的空,也不是分析了才空,而是本性是空。4、照见五蕴皆空,从而扫除二执(我执、法执)及二障,度脱一切苦厄。Logo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二、般若正观二、般若正观1、了解色空不二,解除凡人色空对立的妄执。2、认识色即是空。了知色(如手机)是缘起无自性、空,破除凡人对色(如手机)的自性见。在缘起性空
5、的思惟(观修)中,逐步解除凡人(于手机上)迷惑的设定及执著。修行口诀:手机不异空,空不异手机;手机即是空,空即是手机。Logo二、般若正观3、返观心的真实,觅心了不可得,安住在虚空般的无限空无中。4、以无所得的心深观手机,手机即是空性。5、体认手机即是空性,将心安住于空性中,了解手机的如幻如化。二、般若正观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二、般若正观1、了解受、想与空是不二的,解除凡人妄见。2、认识受想行识是空。思惟(观修)受想行识皆是缘起无自性、空。在缘起性空的思惟中,解除受想行识的自性见及依自性见生起的颠倒妄想(迷惑)。修行口诀: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不异受
6、。二、般若正观3、返观心的真实,觅心了可得,安住在虚空般的无限空无中。4、以无所得的深观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即是空性。5、体认受想行识即是空性,将心安住于空性,了知受想行识如梦如幻。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三、认识空性三、认识空性1、不生不灭(约有无),缘起法的生灭,只是缘聚缘散,没有自性的生灭。生灭只是世俗假相,实质上不生不灭。认识到不生不灭,摆脱对生灭的执著及烦恼,将心安住于不生不灭的空性中。三、认识空性2、不垢不净(约性质),缘起法的垢净,只是随人好恶或相待假立,没有自性的垢净。垢净只是一种假相,实质上不垢不净。认识到不垢不净,
7、摆脱对垢净的执著及烦恼,将心安住于不垢不净的空性中。三、认识空性3、不增不减(约数量),缘起法的增减,只是因缘的合离,没有自性的增减。增减只是世俗假相,实质上不增不减。认识到不增不减,摆脱对增减的执著及烦恼,将心安住于不增不减的空性中。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依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科,说明世间诸法即是空性。四、认识世间诸法即是空性——不住世间四、认识世间诸法即是空性——不住世间1、三科的内容:五蕴: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积集义。四、认识世间诸法即是空性——不住世间十二处:眼处、耳处、鼻处、舌
8、处、身处、意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