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思想的当代启示——孔子治国理政思想的当代启示(北外投稿)

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思想的当代启示——孔子治国理政思想的当代启示(北外投稿)

ID:16045444

大小:48.1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7

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思想的当代启示——孔子治国理政思想的当代启示(北外投稿)_第1页
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思想的当代启示——孔子治国理政思想的当代启示(北外投稿)_第2页
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思想的当代启示——孔子治国理政思想的当代启示(北外投稿)_第3页
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思想的当代启示——孔子治国理政思想的当代启示(北外投稿)_第4页
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思想的当代启示——孔子治国理政思想的当代启示(北外投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思想的当代启示——孔子治国理政思想的当代启示(北外投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治国理政思想的当代启示——孔子治国理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当代启示彭高(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摘要: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治国理政的宝贵思想,尤其是在先秦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思想比较活跃,诸子百家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不断涌现。而在这众多流派和思想家中,孔子可谓是一颗闪耀的明星。他的思想不仅对于中国古代社会,而且对于当今社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鉴于此,在该文中,笔者主要归纳和总结了孔子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并探讨了其对于当前中国国家和社会治理状况的启示。关键词:孔子;治国理政思想;主要内容;当代启示一、孔子治国理政思想的主

2、要内容孔子的治国理政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正名的思想它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1)论述了正名思想的重要性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程昌明译注.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26—127页.这就是说,只有正名,才能挽救没落的奴隶制,促进周礼的复兴;也只有正名才能恰当地使用刑罚,更好地规范和约束老百姓的言行。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编.中国哲学史(上册)[M].中华书局,1980

3、年3月第1版,第24页.简言之,正名是建立国家制度体系和规范社会秩序的前提。(2)阐述了正名的具体内容它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程昌明译注.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20页.“君君,臣臣”8就是说,处在君这个地位的人,应该具备君所应有的品行,得到君所应有的对待。处在臣这个地位上的人应该具备臣所应有的品行,得到臣所应有的对待。可见,正名思想的要害在于名实相符。具体而言,“名”就是社会中各主体的地位,而“实”则是指各主体的与地位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可见,正名思想的要害就

4、在于强调社会中各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统一于其地位。(3)“正名”思想的具体发挥——职位、职权和职责三者统一的思想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宪问》)程昌明译注.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47页.这就是说,不在某个职位上,就不要考虑这个职位相关的政事。政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职责,二是职权。换言之,不在某个职位上,就不要考虑与之相关职权和职责。这是从反面强调了职位、职权和职责三者的统一。此外,孔子还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里仁》)程昌明译注.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5、,2006年12月第1版,第33页.这就是说,不要担心没有职位,而要担心没有胜任职位的才能。胜任职位的才能体现了职责,有了承担职责的才能,才有可能担任职位。也就是说,职责和职位是统一的。2.为政以德的思想它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1)论述了“为政以德”的必要性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程昌明译注.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9页.这就是说,用政令来管理百姓,用刑罚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只能暂时避免他们犯罪,但他们并不认为犯罪是可耻

6、的;但是,如果用道德来教化百姓,用礼制来约束他们,他们不但对犯罪有羞耻之心,而且能自己反省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换言之,用政令和刑罚等办法来统治民众,只能惩罚和制止犯罪于事后,即使可以一时避免犯罪继续发展,但是民众并不认识到这类事件的罪恶而感到羞耻,这类犯罪事件仍旧有再次爆发的可能性。如果运用礼治德化和政令刑罚相辅而行,就可以预防犯罪于事前,引导他们不敢想和不会想去犯罪,人心自然就归服了。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编.中国哲学史(上册)[M].中华书局,1980年3月第1版,第26页.总之,为政以德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

7、保证。(2)提倡统治者要带头为政以德《论语》记载的季康子与孔子的一次对话说明了这一思想。在这次对话中,孔子说:“8子为证,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程昌明译注.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22页.也就是说,治国理政不一定要靠杀坏人来成就好人,如果统治者想把国家治理好,民众自然就会跟着好起来。君子的德行像风,百姓的德行像草,草必定随风而动。也就是说,只要统治者带头以德为政,用自己良好的德行给百姓作表率,百姓就会学习和跟随他,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把社

8、会治理好。可见,孔子提倡统治者要带头为政以德。3.举贤才的思想它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强调了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要举贤才根据《论语》的记载,在做季氏的家臣时,仲弓向孔子请教怎样管理政事,孔子回答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程昌明译注.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26页.由此可见,孔子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