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200086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变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变化分析作者:马登扬陈挺林连祥张宝金前列腺增生与高血压都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约40%合并高血压[1],有关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前列腺手术后高血压的变化情况尚未见报道。本文回顾分析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76例行前列腺手术后血压变化情况。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0年6月至2004年8月,本院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252例,其中合并有高血压86例。86例患者中76例术后获得随访,年龄62~87岁,其中高血压1级39例、2级28例、3级9例,合并斜疝4例、膀胱结石5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胆囊
2、结石3例、急性尿潴留11例。术前经腹部B超测定,依0.546×前列腺三径乘积计算,前列腺重35~119g,平均(66.5±10.3)g,术前平均最大尿流率(7.2±2.5)ml/s,IPSS(27.2±4.2)分,QOL(5.2±0.4)分,术后住院时间5~15d(平均8.3d)。 1.2治疗方法4 术前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于103~138/(62~85)mmHg。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46例,经尿道行等离子前列腺切割术30例。术后根据血压情况调整降压药物。出院1个月后回院门诊复查血压、尿流率,行IPSS、QOL评分。患者出院6个月~4年后,以电话方式进行
3、随访询问血压及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将随访时已停用降压药物但基础血压仍<140/90mmHg计为血压恢复正常,将已减少降压药用量但基础血压仍<140/90mmHg计为好转,将降压药物每日量无明显变化计为稳定,将需增加降压药物用量才能控制血压至目标水平(<140/90mmHg)计为进展。 2结果术后1个月,最大尿流率(17.5±3.2)ml/s,IPSS(6.2±1.87)分,QOL(2.0±0.5)分。与术前相比,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压恢复正常12例(15.8%),好转25例(32.9%),稳定23例(30.3
4、%),进展16例(21.0%)。将恢复正常和好转合计为有效,则有效37例(48.7%)。详见表1。表1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患者前列腺切除术后血压变化(略) 3讨论476例合并高血压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前列腺手术后下尿路症状均消失,经术后随访6个月~4年观察,12例(15.8%)血压恢复正常,25例(32.9%)在减少降压药用量情况下血压仍控制于正常范围。合并高血压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行手术治疗后高血压得以治愈或减轻,考虑与下述因素有关:前列腺增生患者每日排尿困难、尿频、夜尿增多等下尿路症状使得其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甚至焦虑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舒缩血管中枢传出以缩血管冲动
5、占优势,小动脉收缩,周围血管阻力上升,从而使血压升高。Michel等[2]的研究中发现前列腺增生患者IPSS每增高1分,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5%。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减轻或解除了下尿路梗阻,从而减轻或解除下尿路症状,降低IPSS评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情舒畅,中枢交感副交感神经活动恢复正常,解除了血压升高的精神神经因素,从而使血压下降甚至恢复正常。Sugaya等[3]对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患者,经过12周的特拉唑嗪治疗,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而在血压正常的前列腺增生组中未见到相应血压变化。Zusman[4]在许多原先使用其他降压药物不能控制血压的前列腺增生
6、患者中加用多沙唑嗪,可充分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至目标水平(<140/90mmHg)。本组76例患者行前列腺手术后尚有23例(30.3%)患者血压无明显变化,处于稳定状态,16例(21.0%)患者血压反而进展,需增加降压药用量,考虑由于高血压是多种因素作用结果,前列腺增生因素在不同个体的高血压发生中所起作用比例不同,故不同患者前列腺术后血压变化也不尽同。4对合并高血压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通过前列腺手术治疗,从而解除下尿路梗阻症状,降低了IPSS评分,有利于血压的控制,甚至能使部分患者血压恢复正常,而目前国内外有关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治疗选择指征中并未考虑血压情况。因此
7、,作者建议对合并有高血压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案应更为积极,并适当放宽手术治疗指征。【参考文献】 1陈梓甫.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药物治疗.见:吴阶平主编.泌尿外科学(下册).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66. 2MichelMC,HeemannU,SchumacherH,etal.Associationofhypertensionwithsymptomsof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Urol,2004,172(4Pt1):1390~1393. 3SugayaK,KadekawaK,IkeharaA,etal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