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山特长隧道施工组织

黄瓜山特长隧道施工组织

ID:1479181

大小:2.54 MB

页数:104页

时间:2017-11-11

黄瓜山特长隧道施工组织_第1页
黄瓜山特长隧道施工组织_第2页
黄瓜山特长隧道施工组织_第3页
黄瓜山特长隧道施工组织_第4页
黄瓜山特长隧道施工组织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瓜山特长隧道施工组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重庆永江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黄瓜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黄瓜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1.1黄瓜山隧道初步设计图。1.2国家、交通部现行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3国家、交通部、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规定、规则、条例。1.4黄瓜山隧道施工现场调查报告。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黄瓜山隧道穿越重庆市永川区境内的黄瓜山,进口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双柏树村,其北270m有与永川区环城路连接的村级碎石路通过,交通一般,出口位于双竹镇天良村,紧邻与省道S205相通的村级沥青路,交通方便。黄瓜山隧道全长3148m(左右幅平均值),左线全长

2、3138米(K9+596~K12+734),右线全长3158米(K9+605.31~K12+763.31)。黄瓜山隧道穿越煤层,根据初设图纸设计,瓦斯含量小,属低瓦斯隧道。2.1地质概述2.1.1地形地貌隧道区属构造剥蚀低山地貌,黄瓜山为狭窄条状山,走向与构造线一致,至东北向西南延伸,低山顶部地形较平坦开阔,其两侧地形较陡,多形成陡坡及悬崖。沿隧道轴线地形起伏呈“n”字形,最低高程317米,相对高差约224米,隧道最大埋深208.6m。隧道进口位于黄瓜山北西侧斜坡脚处,线路基本垂直地型等高线进洞,地型较陡,斜坡坡向310°左右,整体地形坡度18~40°。出口位于黄

3、瓜山南东侧斜坡坡脚处,斜坡坡向70~130°,整体地形坡度10~20°。2.1.2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重庆永江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黄瓜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地质构造隧址区分布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层、崩坡堆积层、侏罗系珍珠冲组、自流井组及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现将各层岩性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Q4)①崩坡堆积层(Q4c+dl)主要以含碎、块石的粉质粘土为主:黄色、灰白色等杂色,粉质粘土可塑状,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含砂岩强风化形成的砂粒,手捻砂质感极强。其间含强~中等风化的砂岩、泥岩碎、块石,碎块石直径一般100~1000mm,部分地表块石甚至

4、可达2~5m。碎、块石棱角状,排列杂乱无序,分布不均匀,含量25%~40%不等。主要分布于隧道进洞口地形较陡的斜坡坡脚处,厚度1.7~8.2m。②残坡积层(Q4el+dl)隧道出洞口处的斜坡地带以碎、块石的粉质粘土为主:黄色、紫红色,粉质粘土可塑~硬塑状,干强度、韧性中等,含强~中等风化泥岩、砂岩砾石、碎石、块石,砾石~块石直径一般1~600mm,棱角状,排列无序,分布不均匀,含量10%~30%不等,局部达40%。厚度约3.0~11.8m。(2)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岩性以泥岩为主:紫红色、黄灰色,泥质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中风

5、化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层间结合一般。主要位于出洞口。(3)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岩性以泥岩为主:暗紫色、紫红色、灰绿色、黄灰色,颜色较杂,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层理较发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含砂质且分布不均匀,局部形成粉砂质泥岩条带及团块。全~强风化岩体破碎,部分风化呈土夹碎石状,厚约0.80~9.20m。中等风化带岩体较完整,局部较破碎,层间结合一般。主要分布于进出洞口段,为隧道进出洞口穿越的主要岩层。(4)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岩性以砂岩为主夹泥页岩夹层。主要分布在隧道洞身段、出口段。重庆永江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黄瓜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砂岩:灰白

6、色泥质结构,厚层~巨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及少量云母,钙质胶结。局部夹厚1~5mm的煤线。中等风化~微风化带岩体较完整~完整,岩质硬~坚硬。单层厚度5.07m~85.10m。泥页岩:灰黑色,泥质结构,薄层~厚层状构造。含砂质,局部形成砂质页、泥岩。含炭质,局部夹煤线及厚约10~30cm的煤层。为隧道穿越的含煤地层。中等风化带岩体较完整,质较硬且脆,含煤时强度较低。单层厚度1.00~9.20m。2.1.3气象、水文隧道地处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显著。春季气温回暖早,但不稳定,寒潮活动较频繁;夏热伏旱多

7、,降雨集中,局部有洪涝;秋季降温快,晚秋多阴雨;冬季较暖,阴多寡照。湿度大。根据永川气象站资料:永川四季分明,冬季65-112天,夏季133-97天,春季98-82天,秋季98-66天。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312天。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8.2°C,最冷月平均气温7.2°C,最热月平均气温27.7°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4.1℃(1958年8月19日),极端最低气温-3.6℃(1975年12月6日)。雨量充沛,分布不均匀,年均降雨量1036毫米,其中夏季(5-10月)降雨量892.9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80.9%。全年日照1306.7小时,占可照时间数的30

8、%。年平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