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615309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9
《试论《钟生》中儒释道文化心理的融合及其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钟生》中儒释道文化心理的融合及其作用 摘要:文学创作作为高级的精神活动,必然深深植根于一定时期的文化土壤。儒、释、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有重要影响。本文仅选取《聊斋志异》中《钟生》一篇,探讨儒释道文化心理在其中的融合及其对小说艺术和读者接受的作用。 关键词:《钟生》;儒释道;融合;艺术;读者接受 中图分类号:B9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2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被认为是中国古典短片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宝
2、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文学创作作为高级的精神活动,必然深深植根于一定时期的文化土壤,其作品也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传统文化的印记。笔者自知对《聊斋志异》这部经典的认识仅是皮毛,在此仅选取《钟生》这一篇小说,试从儒释道文化心理在本篇小说中的融合、儒释道的融合对小说艺术的作用、儒释道的融合对小说的读者接受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对传统文化的反映与契合。 一、儒释道在小说中的融合 西汉后期佛教传人中国、东汉后期道教正式产生后,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便成为由儒、释、道三家形成的共同体。特别是宋代以后,儒、释、道的文化心理逐渐呈现出相互融合的状态。生于明末清初
3、的蒲松龄深受这种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其创作的《钟生》这篇小说中便体现出儒释道三家的融合、又以儒家思想为主的面貌。 《钟生》这篇小说如一个舞台,儒、释、道纷纷粉墨登场,各显其才。就小说中主要人物的身份来说,有到济南应试的“辽东名士”的钟庆馀;有能“知人休咎”的道士;也有皈依佛门、能“以杖代人”的高僧。就小说的主要情节来说,钟生宁愿放弃乡试也要回家侍奉母亲以尽孝道,“母死不见,且不可复为人,贵为卿相,何加焉”,把“孝”作为自己人生的头等大事;道士为钟生占卜吉凶福祸,并且给钟生一颗能使母亲延长七天寿命的仙丹,神卜、仙丹都是道家的典型符号;高僧用手杖代替钟生而死
4、,为钟生驱除灾祸,与其相关的寺院、佛像、禅堂、打坐都有一种佛家韵味。全文以道士的谶言及应验贯穿全文,其中穿插的两段小故事更是鲜明地体现了佛家的因果报应观念。一是由于钟生的至孝使得母亲得阳寿一纪;另一个是道士所讲:钟生在前世误杀了一只青蛙,本来应该在今世年轻时夭折,但由于其孝感动了神灵,所以有解星人命,可以延长寿命。这就使小说有种前世今生轮回、因果报应的的佛教色彩。 即便如此,我们仍能看出作者写作此篇小说的目的――肯定孝道,宣扬孝道。作者是将儒家伦理道德的教化内容放在了佛道观念的故事框架内进行,这其实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故事范式,即“以神道设教”。“神
5、道设教”开始是宗教与政治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其在维护封建统治方面可以起到儒家伦理纲常所不能发挥的作用,所以被封建社会许多统治者所推崇。明末清初,这一思想被文人学士所接受并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在《聊斋志异》中,“神道”表现为“善恶轮回、因果报应、得道诚仙、阴遣冥诛等佛、道的宗教观念”,“教”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准则”。在《钟生》中,“神道”即为神卜仙丹、因果报应、法术,“道”即为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之一“孝”。钟生因为“孝”,使母亲和自己得以延寿,科举高中得官,并得到娇妻,幸免于灾祸,小说展现给我们的也就是一个佛道两家共同呵护至孝儒生的故事,作
6、者通过“神道”高度赞扬了“孝”这一伦理道德,正如作者在《陈锡九》中所说“善莫大于孝,鬼神通之,理固宜然。” 二、儒释道的融合对《钟生》小说艺术的作用 “文以载道”的传统使得文学作品容易成为道德说教的传声筒,当教条性僭越了文学性,作品本身便失去了其作为文学作品的特有的魅力而走向枯燥、单一,好的作品必须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儒释道的融合,特别是佛、道融入小说,不仅强化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对于小说本体的艺术也有重要影响。 首先,在《钟生》中,神卜仙丹成了生动表现主人公品性的艺术手段。道士的谶言使钟生知道中举有望和母亲将亡,这样就使主人公陷入了求取功名和
7、回家见母亲最后一面的选择中,钟生“闻之泣下”,决定“不试而归”,这已经足以证明他的孝心;然而作者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让道士点明“若过此已往,一榜亦不可得矣”,将钟生陷入更艰难的抉择,但钟生却毫不动摇,认为与“母死不见”相比,“贵为卿相”也不算什么,在当时私欲膨胀、竞相逐利的社会背景下可谓“至性语,不可多得”,钟生在我们心目中已然“至孝”了;道士又授之一丸,让钟生既可以参加考试,又可以见上母亲一面,一般人都会欣然接受这个两全之策,但钟生却“神志丧失”,想着早回去一天就能多侍奉母亲一天,仍旧决定放弃最后一场考试而赶快回家。一波三折,在道士的谶言下层层推进,把钟
8、生的“至孝”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张稔穰在《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