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试行稿)地震相关部分节选

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试行稿)地震相关部分节选

ID:14513857

大小:2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9

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试行稿)地震相关部分节选_第1页
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试行稿)地震相关部分节选_第2页
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试行稿)地震相关部分节选_第3页
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试行稿)地震相关部分节选_第4页
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试行稿)地震相关部分节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试行稿)地震相关部分节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试行稿)地震相关部分节选11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试行稿)地震相关部分节选11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试行稿)地震相关部分节选11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试行稿)地震相关部分节选11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试行稿)地震相关部分节选11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试行稿)地震相关部分节选11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试行稿)地震相关部分节选11地震灾害地震后,由于饮用水供应系统破坏、食物短缺、居住条件被破坏等原因,极易导致肠道传染

2、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和流行。同时,由于人口迁移、流动,干扰了一些正常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造成无免疫人群某些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地震后传染病流行的危害因素特点如下:1.生态环境破坏(1)城市供电供水系统中断,群众不得不改用坑水、沟水、游泳池水等不洁饮用水。(2)粪便、垃圾运输和排污系统及城市各项卫生设施普遍受损或被破坏,极易造成粪便、垃圾堆积、蚊蝇大量滋生。(3)人员伤亡严重,由于条件限制,许多遇难者遗体只能临时就地处置,在气温高、雨量多的情况下,遇难者遗体会很快腐败,产生恶臭,严重污染空气和环境。(4)人员密集,居住拥挤,感染机会多,

3、对传染病患者又缺乏隔离条件。(5)当地各级卫生机构和社区防病组织遭到严重破坏。2.水源污染(1)供水条件变化:地震后,城市市政供水设施遭受严重破坏,水处理系统、泵房、管网受损、供电与供水中断。分散式供水和农村给水有水井淤沙、井管破裂等,一般破坏程度相对较轻。(2)供水水质恶化:震后厕所倒塌、粪便垃圾污物大量堆积、下水道堵塞、遇难者遗体腐败等,都能污染水源,导致饮用水水质恶化。3.食品污染(1)灾区群众居住生活环境污染严重,容易造成食品污染。(2)缺乏清洁水、食品、炊具和餐具,灾区群众家庭或集体起伙做饭在震后初期存在困难。食品、食品

4、容器和餐具没有条件充分洗净、消毒,容易引起食品污染。多人共用餐具和食品容器,容易引起食源性疾患和经生活接触传播的疾病的发生和流行。(3)运输和分发救援食品的车辆往往不是运输食品的专用车,容易造成食品的污染。(4)灾区群众家庭缺乏食品防护设施,食品易受苍蝇、尘土等污染。剩余食品再加热条件差,饮用开水困难。(5)鼠害严重:地震区在震前有前兆反常现象,表现为鼠成群结队洞外活动频繁,在各种场所尤其是食品厂、库、店和居民家中,鼠与鼠迹显著增多。震后初期的建筑物多为简易棚,建筑材料和构筑物基本不具备防鼠作用,使鼠患严重,到处盗洞作窝,对食品造

5、成污染和损害。(6)灾区的食品卫生违法行为:灾后初期,会出现一时性食品短缺,一些不法分子会乘机将超期、变质和伪劣食品在灾区销售。(7)灾后初期,由于食品供应暂时紧张,还会出现以下食品卫生问题:①灾区砸死或其他原因致死的畜禽被灾区群众食用;②11灾区甩出、抛洒、丢弃的食品较多,这些食品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在灾区有被食用的情况发生;③11有些地区居民有采食野菜、野菇的习惯,野菜中毒和毒菇中毒也是地震灾区应该警惕的问题。4.媒介生物滋生(1)蝇类滋生:震灾发生后,遇难者遗体和动物的尸体被掩埋在废墟下,还有大量的食物及其他有机

6、物质。在温暖湿润的条件下,这些有机成分会很快腐败,提供了蝇类易于滋生的条件。(2)蚊类滋生:地震造成建筑物(包括贮水建筑与输水管道)大量破坏,自来水浸溢,特别是生活污水在地面上的滞留,会成为蚊类大量滋生的环境。(3)鼠类增殖:由于地震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坏,一些原来鼠类不易侵入的房屋被损坏,废墟中遗留下大量的食物使得家栖的鼠类获得了大量增殖的条件。应重点关注的传染病(1)呼吸道传染病:结合灾后疏散人口的聚集程度、居住环境、人群免疫接种率,尤其是在15以下儿童的接种率的基本状况等,对麻疹、流感、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

7、核、水痘等进行风险评估。(2)消化道传染病:综合分析水源破坏情况、饮用水污染状况、食物供应情况、公共卫生等因素,评估腹泻、霍乱、伤寒、甲肝、戊肝等的发病风险。(3)虫媒传染病:分析自然灾害对病媒生物孳生地的影响,监测当地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分布及季节变化等情况,评估灾后虫媒传染病发病风险,包括疟疾、乙脑、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等。(4)其他:结合灾后环境破坏程度、人类救灾活动、动物接触机会等,评估炭疽、狂犬病、破伤风、鼠疫、钩体病等发病风险。饮水卫生灾害发生后,应将饮用水安全作为工作重点,重点解决集中式供水、集中安置点的饮水安全问

8、题。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防止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引起的水质污染;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引导受灾群众科学搞好环境卫生,特别是水源附近的环境卫生工作;建立水质卫生监测体系,保障供水安全。根据当地地质条件和居民安置点地理位置,科学选择水源;根据水源情况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