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性关节炎的诊疗方案

膝骨性关节炎的诊疗方案

ID:14201993

大小:177.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26

膝骨性关节炎的诊疗方案_第1页
膝骨性关节炎的诊疗方案_第2页
膝骨性关节炎的诊疗方案_第3页
膝骨性关节炎的诊疗方案_第4页
膝骨性关节炎的诊疗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膝骨性关节炎的诊疗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中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又名“膝痹病”,是指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或内生痰、瘀,痹阻骨节、经脉,出现以膝关节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则关节变形、废用,肌肉萎缩为特征的一类病证。西医病名: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亦称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软骨软化性关节病、骨质增生等,是一种常见的多发于中年以后的风湿性疾病。1994年,在美国骨关节炎研讨会上对骨性关节炎做出了简明的定义:骨关节是一组有不同病因但有相似的生物学、形态学和临床表现的疾病。该病不仅发生关节软骨损害,还累及整个关

2、节,包括软骨下骨、韧带、关节囊、滑膜和关节周围肌肉,最终发生关节软骨退变,纤维化、断裂、溃疡及整个关节面的损害。临床上根据有否症状,将只有放射学骨关节炎变现而无症状者称“无症状骨关节炎”或“放射学骨关节炎”;而将既有放射学骨关节炎表现又有症状者称“症状性骨关节炎”对于在膝关节发生骨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从而使关节逐渐破坏,影响膝关节功能及产生畸形时,称为膝关节骨关节炎。一、诊断(1)疾病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骨关节炎的X线特点表现

3、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4.具体诊断标准:(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1;(4)中老年患者(≥40岁);(5)晨僵≤3分钟;(6)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

4、)条或(1)+(3)+(5)+(6)条或(1)+(4)+(5)+(6)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O级:正常。I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II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III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IV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2)疾病分期1、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

5、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X线表现(0~I级)。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X线表现(II~III级)。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X线表现(IV级)。病因病机分析:风寒湿痹:由于居处劳动环境寒冷潮湿,贪凉露宿,涉水冒雨,长期水中作业或常汗后淋浴等。当人体正气不足时,外邪侵入肌腠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而发为风寒湿痹。风邪偏胜者为行痹,寒邪偏胜者为痛痹,湿邪偏胜者为着痹。风湿热痹:久居炎热潮湿之地,外

6、感风湿热邪,袭于肌腠,壅于经络,痹阻气血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发为风湿热痹,风湿热邪滞留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痹阻,不通则通,是风湿热痹的基本病机。患者平素体虚,阳气不足,卫外不固,腠理空虚,易为风湿热邪乘虚侵袭,痹阻筋脉、肌肉、骨节,而致营卫行涩,经络不通,发生疼痛、肿胀、灼热,或屈伸不利。瘀血痹阻: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导致瘀血产生的原因很多,瘀血既生,或直接闭阻经络,而发痹病。病因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六淫致瘀:在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中,六淫邪气侵犯人体后,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可引起瘀血的产生。包括①寒邪致瘀:寒为阴邪,其性凝滞,侵入人体后会导致血液凝滞,或引起

7、经脉收缩牵引,致使血流缓慢而形成瘀血。《灵枢-痈疽》:寒气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血泣则脉不通。②热邪致瘀:热为阳邪,入血后可煎耗血中津液,凝聚致瘀,或是迫血妄行,致离经之血不散而成瘀。《金匮要略》:热之所过,血为之凝结。③湿浊致瘀:湿为阴邪,侵犯人体后易阻遏气机,引起气行不畅,进而影响血行而致瘀。如:朱丹溪:血受湿热,久必凝浊。④风邪致瘀:风为阳邪,其性升散而善行,若入血中,于血搏结,则可致瘀。如清-尤在泾言“风气虽微,得以直入血中而为痹”。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