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ID:14152563

大小:71.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26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_第1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_第2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_第3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_第4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  中药学部分主要包括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主治病证及其他应用知识和技能等,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为数众多,内容复杂,涉及面广。不容易抓住重点,普遍反映是:药味众多,容易混淆,不易记住。如何学习《中药学》谈几点看法:  一、抓住重点,掌握功效  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具体药物的功效、应用是本学科的重点,掌握功效又是学好中药学的关键。功效与药性主治证是密切相关的,学习时一方面要运用性味归经等药性理论分析功效,理解其含义,同时要以功效联系主治证,使功效落到实处。  例:

2、黄连泻火功效与苦寒性味密切相关,苦泄降,寒清热,能清泄火邪,由于它归心经、胃经、肝经故以清心火、胃火,肝火见长,适用于心火亢盛的热病神昏,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胃火所致的脘痞呕吐及肝火目赤等。这样以泻火功效为中心将性味,归经和主治证联系起来,既加深了对黄连泻火功效的理解,又突出了重点。  学习到后期可将前后章节相关的功效进行联系比较,可加深功效概念及相互关系的理解如行气与补气,化湿与利湿,祛风与息风等等。以行气与补气治脾胃病为例,行气药大多辛温,能通畅气机。脾胃气滞证为适宜;补气药大多甘温,善补脾胃之气;脾胃气虚者为宜。此外,亦可将相对的

3、功效进行比较。如升阳与潜阳,泻火与补火,宣肺与敛肺等等。  二、把握共性,注重特性  中药学是按药物的功用分类的,同一章节的药物既具有共同的功效主治范围,又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学习时只要掌握本章节总的功能、主治则本章节所含药物的主要功效主治证就把握住了,然后再分别记忆每味药各自所具有的其他方面的作用。这样既容易记忆,又不易混淆。  对性味归经、用量用法、配伍等内容也同样要区别对待。如理气药大多辛温芳香,这是普遍性,而苦楝子却苦寒,属特殊性要特别注意。再如矿物药由于质地重,一般可用30克左右,而朱砂虽是矿物药,但是毒只可用o.3-1.5克

4、。槟榔的一般用量在5-10克左右,但治绦虫病需用量60-90克,量小难以取效,再以用法为例,大多数药物可以入煎剂,但逐水药甘遂有效成份不溶于水,驱虫药雷丸受热后有效成份破坏,均不宜入汤剂。至于配伍记一些常用的、特殊的配伍方法,重点熟悉其意义。如桂枝配白芍,附子配干姜,黄连配肉桂等。  总之,学习时应区别内容是属于普遍性还是特殊性的,而予以分别对待。对普遍性的内容可予总的掌握,对特殊的内容则须重点记忆。因此,既不要毫无区别地逐条硬记,也不要把特殊内容作一般普遍性对特轻易滑过。而特别要注意掌握其特殊性。  三、归纳分析、明辨异同  中药为数

5、众多,而一味药常有数种功效,内容复杂,容易混淆。其实药物之问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学习时可以将有可比性的药物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其异同点。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中药的性能、功效及适应证等内容。  将功效相近的药物进行对比,比较其异同点,如麻黄与桂枝,石膏与知母,半夏与南星等。通过分析对比加深印象,便于理解掌握。将主治证相近的药物进行比较,有利于全面理解功效,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如黄连、干姜、党参均能治泄泻,但其功效有异,主治有别。同样的如均治咳喘的麻黄、黄芩、北沙参、五味子;均治呕吐的干姜、半夏、竹茹、藿香等。同一药物因品种不同,炮制不同

6、及药用部位不问其性味功效主治也有差别,通过比较可加以区别,避免混淆,如川贝母与浙贝母,生地与熟地,生大黄与制大黄,附子与乌头等。  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应用以上学习方法,可以综观教材全貌,从纵横两方面掌握药物之问的内在联系,使所学中药学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提纲挈领,执简驭繁地学好中药学。  学习目标  1.掌握中药药性的含义及药性理论的内容。  2.掌握四气的含义、确定依据、表示的效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3.掌握五味的含义、表示的效用与临床应用。气味配合的原则及综合效用。  4.掌握升降浮沉的含义、确定依据、表示的效用、临床应

7、用及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5.掌握归经的含义、理论基础、确定  依据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6.掌握有毒与无毒的含义、确定依据、影响因素、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及使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7.掌握中药配伍的含义、内容及目的,"七情配伍"的含义、内容及应用原则,君臣佐使的含义及内容。  8.掌握配伍禁忌的内容。  9.掌握妊娠用药禁忌的含义及确定妊娠禁用、慎用药物的原则。  10.掌握煎药时常用的特殊处理法。  11.熟悉《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华

8、本草》的作者、成书年代和学术价值。  12.熟悉中药剂量的含义。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的换算、确定剂量的依据及服药方法。  13.了解饮食禁忌的含义、内容。  第一章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神农本草经》  成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