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doc

浅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doc

ID:14068918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5

浅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doc_第1页
浅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doc_第2页
浅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doc_第3页
浅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儒家生态伦理 德育 现代价值论文摘要:儒家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在今天仍然体现出宝贵的价值,为人类提供着智慧和启迪。儒家生态道德思想与构筑和谐社会的观点相一致,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现代化转生,使之融人青年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继续体现价值、发挥作用。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新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不仅是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而且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科学发展观不是简单地要求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而是“把这些要求本身就视

2、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植根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天人合一”。高校德育工作者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需要在人、社会、自然这个更广阔的背景下研究生态道德教育,构建和完善具有民主精神、反映时代特点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生态伦理的理论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中国儒家思想包含着朴素的生态哲学。国际环境协会主席科罗拉多指出:“建立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契机和出路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所以,儒学在新时期完全可以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中,为解决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许多问题提供宝贵的资源。  一、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一)“三才之道”的生态

3、宇宙论所谓“三才”,在《周易))中是指“天”、“地”、“人”;所谓“三才之道”,则指“天道”、“地道”、“人道”。“三才之道”是《周易》里的重要论题。《周易》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文献之一,被尊称为《五经》之首。我国当代著名学者杨向奎先生对《周易》的宇宙观给予高度评价,特别强调了它对现代自然科学的价值和影响:“《易》以奇偶为阴阳,阴阳合而万物生,遂为中国传统哲学最古老的宇宙观……阴阳的发现,早于西方的原子说而优于西方的原子说。到现在为止,在哲学上、在基础科学上,正负、阴阳的概念永不可少,没有它们的存在也就没有宇宙,保持它们之间的平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平衡’。“三才之道”的伟大学说几千年

4、来一直左右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对人类认识宇宙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影响,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二)“钓而不纲,戈不射宿”的环保思想先秦儒家的许多言论都蕴涵着明显的保护环境的思想,强调人对自然的索取应该是有限度、有节制的。《淮南子·主术训》中说:“不涸泽而鱼,不焚林而猎”《周书》讲的:“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人网署,以成鱼鳖之长”,表达的意思都是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规律、合理利用。“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靡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灌灌也。人见其灌灌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

5、也哉?”(《孟子·告子上》)孟子这段话细致地记载了牛山由草木茂盛变成秃山的过程,总结出“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的规律,直接表达了警示人们吸取教训,“滋养”、保护环境的思想。(三)“恩足以及禽兽”4的道德关怀理念中国儒家的人文色彩十分浓厚,一向主张以“仁者爱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宽容气度来对待他人,并能够将这种人文关怀推及到其他生命甚至无生命的自然万物,做到“恩足以及禽兽”(《孟子·梁惠王上》)、“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明代王阳明仔细地描述了“大人”的道德关怀心理:“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是故见孺子之人井,而必有休惕恻隐之心焉……见鸟兽之哀鸣毅

6、棘,而必有不忍之心……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大学问》)儒家意义的“大人”(指真正的读书人)见到儿童落入井中、见到鸟兽受困哀鸣、见到草木摧折都有怜悯之心,乃至见到完全没有生命的瓦石被毁,都会产生怜惜之意。儒学关于万物一体—“一体之仁”(《大学问》)的观点,体现出一种深厚的道德关怀理念。(四)“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生”的问题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周易》位列中国哲学第一典籍,里面充满了对“生”的讨论,其中‘旧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易传·系辞上》)意指天地万物都在变化,而变化的内容生生不已、不断创新。《易传·系辞

7、下》讲的“天地之大德曰生”也具有很深的哲学蕴意,唐朝经学家孔颖达注疏此句说:“以其常生万物,故云大德也。上天能够绵绵不息地衍生出世间万物,万物又能够不断产生新物,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断、生生不已、永远常新,这就是天地最基本的“德性”,创造了世界的盎然生机。《大学》引用汤之《盘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都是主张促进事物日新月异、循环发展的辨证思想。荀子讲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徐食也。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