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061015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5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问题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问题设计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组织阅读教学的成败。我们应该在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及其思维能力的前提下,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选取合适的切入点进行巧妙有效的问题设计,真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他们的探究意识,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问题设计;探究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279-01 语文教学历来是以阅读作为主体,阅读教学
2、在语文教学中毫无疑义地占据着主导地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会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些问题,而问题设计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智力潜能,是关系到教师组织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可以说,没有好的问题设计就产生不了成功的教法,没有成功的教法,也就无法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只有设计出恰当有效的问题才能有助于学生把握文本的基本思路和结构,深入领会其中的内涵旨趣,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设计恰当有效的问题呢? 1.设计的问题要新奇、巧妙、有趣,富有思考性 我
3、们的教学素材中潜藏着大量学生感兴趣的"触点",如很多篇章是关于地方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教者若能围绕这些"触点"设计出巧妙有趣的问题,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积极思维和回答问题的兴趣,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进一步感受文本的魅力,并加深对整个篇章的理解。这样设计出来的问题就像一根魔术棒,一直吸引着学生,让学生的精神处于极度亢奋状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去努力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授《云南的歌会》一课时,在赏读山路漫歌一段时,作者开始不直接写赶马女孩子唱歌,而是用许
4、多笔墨去描写由呈贡进城一路的景色。这是为什么呢?我带着这个问题钻研文本,掌握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提出设计的问题:"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录音,感受作者描写的唱歌的环境,想想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的歌唱'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抓住了学生的兴趣"触点",调动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及思维能力,是他们用心聆听用心感受用心思考的结果,这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紧扣课文的重难点设计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如果在阅读课文时通过问题设计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提示或
5、思路点拨,它往往有助于学生走进课文,理请思路,把握主旨。因此,我们要立足问题设计的着眼点--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或难点,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一次大检阅,这是我在一次失败的教学课上总结出来的。有一次上《范进中举》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是分析范进这一人物形象,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第一次上时,我直接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根据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你觉得范进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发疯说明了什么问题?"结果发现,由于问题涉及的面较宽泛,以致学生很难从容地回答清楚。第二次,我把问题修改了一下:"范进的社会地位与经济状况
6、中举前是怎样的?中举以后呢?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中举对他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可他为什么会发疯呢?范进发疯意味着什么?"问题虽然多却和课文重点紧密相关,且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学生回答起来感觉容易多了。 3.选取合适的问题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设计巧妙有趣的问题,围绕重难点设计问题,都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准确把握文本内容和主旨做准备。但是,如果想为学生创设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新平台,培养学生养成问题意识,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和水平,教师就应注意进行问题设计的切入点。这样,既能
7、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更能切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教《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针对妻、妾、客对邹忌的溢美之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邹忌身边人的说法是真的吗?他们为什么不说真话?"学生马上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得出:"因为这些人因对邹忌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所以在他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这比美悟出的道理为邹忌讽谏齐王埋下了伏笔。""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让学生体会到邹忌讽谏的技巧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由于选取了一个和当今现实有密切联系的问题切入点,巧妙设疑,引起学生的积极思
8、考和大讨论,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水平。 4.设计的问题要把握难易程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设计问题时应力求避免抽象、空泛,缺乏启发性,否则对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毫无益处。而且设计的问题还要难易适中,问题不能太难,太难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也不能太易,否则不需动脑就能回答的问题,学生也会感觉没什么意思,更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经过努力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