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 不察与洞见——“《诗》无达诂”说探索

.doc) 不察与洞见——“《诗》无达诂”说探索

ID:13957596

大小:4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5

.doc) 不察与洞见——“《诗》无达诂”说探索_第1页
.doc) 不察与洞见——“《诗》无达诂”说探索_第2页
.doc) 不察与洞见——“《诗》无达诂”说探索_第3页
.doc) 不察与洞见——“《诗》无达诂”说探索_第4页
.doc) 不察与洞见——“《诗》无达诂”说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doc) 不察与洞见——“《诗》无达诂”说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不察与洞见——“《诗》无达诂”说探索不察与洞见——“《诗》无达诂”说探索不察与洞见——“《诗》无达诂”说探索不察与洞见——“《诗》无达诂”说探索不察与洞见——“《诗》无达诂”说探索不察与洞见——“《诗》无达诂”说探索不察与洞见——“《诗》无达诂”说探索2011年7月第3o卷第7期安庆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JoumalofAnqi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Edition)Ju1.20llVo1.3ONO.7不察与洞见——“《诗》无达诂”说探索束舒娅(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

2、3)摘要:先秦”赋诗断章”的传统,奠定了《诗》走向”无达诂”的开放语境.在文本蓄意的层面,《诗》为”《诗》无达诂”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意义场.在读者释意的层面,美刺解《诗》是信仰危机中汉儒精神救赎的唯一出路,而”《诗》无达诂”既是汉儒身份认同的保障,亦是汉儒对时代和历史的先见之明和学理响应.关键词:”《诗》无达诂”;阐释学;”赋诗断章”;讽寓;精神救赎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730(2011)07—0045—05“诗无达诂”价值的再发现成为阐释学研究的热门,作为缘起的”《诗》无达诂”(《春

3、秋繁露?精华》)却地位卑下:”‘诗无达诂’云云,诚然是汉儒解经制造的理论根据,目的完全在于便利他们断章取义,给古代诗篇以符合儒家正统的解释.‘诗无达诂’只是诗的语言不能照字面直解,而绝不是承认理解的历史性和多种理解的合理合法.”…不仅”《诗》无达诂”被视作两汉经学家实现以经解《诗》,通经致用的幌子,连同整个两汉《诗》学的解《诗》方式都被视为”谬妄成癖”l2J.从西汉的滥觞到宋以后对”诗无达诂”的”集体无意识”,一个命题的旅行,泛化带来的却是迥异的认同.那么董仲舒的”《诗》无达诂”究竟是一种不察,还是可能包含一些洞见的命题

4、?一,”赋诗断章”与对话体(一)”赋诗断章”的用《诗》传统“断章取义”在当下无疑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在产生《诗》三百的春秋时期,断章以赋诗却是一种潮流.《诗》是古人学习的主要科目,所谓”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学而优则仕”的古人在朝会,外交,治事时就会断章取义,赋诗表意.作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诗歌总集,三百篇中的很多情境与大夫,王侯出席的事务性场合并不契合;即使是大雅,三颂中”贤圣发愤所为作”也很难完全切合引诗,赋诗的场合.要完成”专对”(《论语?子路》),人们往往就不得

5、不”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恶识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J.从先秦典籍的记载来看,引诗31条的《国语》和引诗271条的《左传》用诗大多”各取所需”,所以皮锡瑞有言:”(左)传载当时君臣之赋诗,皆是断章取义,故《杜注》皆云取某句”(《经学通论》).甚至在百家诸子的语录,着作中,先贤对《诗》也是”断章取义”.《论语?泰伯》中曾子在向弟子讲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理应爱惜时,引《小雅?小曼》中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佐证.《小雅?小曼》本为”大夫以王惑于邪谋,不能断以从善而作,末章由”暴虎”,”冯河”推至临渊,履冰,表

6、现的是诗人见周王”谋犹回适”而”惧及其祸”的心情.《子罕》篇借《邶风?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表扬了子路”衣敝韫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邶风?雄雉》历来有多重解读.无论是《序》所谓”刺卫宣公”,钟惺的”无闺阁气”,朱子的”忧其远行之犯患,冀其善处而得全”,还是方玉润的”末期自勉,亦以共勖”,《诗》中的二旬与形容子路的二句都”貌合神离”.《为政》篇引《鲁颂?号f可》而出的”《诗》三百,一言以+收稿日期:2011一Ol一11作者简介:束舒娅,女,安徽舒城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46?安庆师范学院(社会

7、科学版)2011正蔽之,日’思无邪”‘更是”断章取义”的典型.苏辙在其《诗经传》中即云:”昔之为《诗》者,未必如此也.孔子读《诗》至此,而有合于其心焉,是以取之,盖断章云尔.”孟子论《诗》,不仅对《小雅?北山》,《大雅?云汉》等篇提出了新见,为诸如”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大雅?假乐》),”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大雅?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鲁颂?闷宫》)等引诗丰富了内涵,还明确提出了”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的说诗方法论.”以文害辞”是”断章取义地割裂个别字眼以曲解

8、其辞句”,”以辞害志”是”就辞句的表面作解释,因而歪曲了作品的原意”_9j,即对全篇之解不可泥于个别文辞,不可浮于表面.从西方现代阐释学看,实际上孟子也从另一层面认同了篇章中文辞脱离文本小语境后具有多重意蕴的独立性和篇章由字面义生发其他解读的合理性.而”以意逆志”则在叶维廉先生的”两轴之间”架起了最早的一座桥梁,沟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