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ID:13954710

大小:9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5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_第1页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_第2页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_第3页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_第4页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二地理选修部分《环境保护》学案唯有源头活水来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一、认识环境管理(一)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   2.公产与环境资源退化3.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概念:狭义的环境管理主要指控制污染行为的各种措施。广义的环境管理是指按照经济建设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体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简单地说,环境管理就是对人

2、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目的: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的双重目的。其核心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实施环境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或重要保证)。(二)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1.环境管理的对象:个人、企业、政府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所造成,个人和企业作用于环境的一切经济、社会行为都要得到合理的约束。因此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三个层次:个人、企业、政府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国家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确定环境保护方针大计,颁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

3、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以此来推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地进行。3、环境管理的手段(1)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2)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三)中国的环境管理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我国一向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很早就将环境保护纳入行政管理轨道,并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2.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我国的环境法体系十分复杂,分类体系多种多样。除了国家级法律体系外,还有地方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行政法规、规章。 二、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一)环境管理中加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1.环境问题的普遍性和共同性2.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3.国际社会在解决环境

4、问题方面存在利益冲突(二)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5-高二地理选修部分《环境保护》学案唯有源头活水来我国先后批准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京都议定书》等一系列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的、针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环境公约和议定书。并积极采取措施履行公约。三、公众参与(一)公众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二)公众参与的主要形式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积极参加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

5、展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1.民间环境保护组织(NGO)优势:①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②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③引起了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   作用(工作方向):①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②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③监督企业的行为,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   我国NGO活动情况:①发展非常快(注册的已超过2000个)②活动活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③都有自己的对象和目标④我国政府批准成立的第一个较大的群众性民间环保团体——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也称“自然之友(Friendsof Nature)”)它以开展群众性环境教育、

6、倡导绿色文明、建立和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文化、促进中国的环保事业为宗旨。2.环境伦理的道德建设(1)环境伦理的概念:(2)环境伦理的作用:帮助人们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3)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有态度与责任:①尊重地球上一切物种②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稳定、③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克服短期行为)等(4)环境道德主要内容3.青年环保运动青年是环境保护的生力军。[经典例题11]分析下表中我国北方某粮食产区1970年和1980年有关资料统计情况,解答相应问题。  项年目份耕地面积(万公顷)森林草地覆盖率(%)气温年较差 (℃)年降水量(毫米)河流含沙量(%

7、)粮食总产量(万千克)人口(万)-5-高二地理选修部分《环境保护》学案唯有源头活水来1970     4 18   33 430  1.5 9600  30 1980    4.4          10           38 370       4.5      9900  35(1)该地区1970—1980年内土地利用构成明显的变化是:耕地增长了约        %,同时     等土地面积明显减少。(2)该地区植被、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3)在这lO年中,该地区每公顷平均产粮的变化及其原因    

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