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669299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3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是摆在每位数学教育工作者前面的迫切课题。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融入利用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将从教师讲授为主转为从学生动脑、动手自主研究、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所以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的动因常常是那些具体、直观的事物。处于学龄初期的小学生,学习的动力往往被学习兴趣所左右,而数学本身是枯
2、燥无味的,很多学生怕上数学课就是因为数学课太单调。信息技术具有特殊的声、光、色、形,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可向学生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图象,让抽象性的东西形象化,让枯燥的数学生动起来,从而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在数学活动中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比起老师枯燥的说教,学生更乐意这样接受新知识。如:我在教授《数数》一课中,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花朵,形象生动、可爱的小动物等作为课件内容,以引起学生们的审美感,有时还用拟人化的手法,引导
3、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在教学《比较》时,多媒体课件先呈现一片草地,绿草如茵。“小朋友,你们见过草地吗?草地上的景色是怎样的?”接着,画面上又出现母鸭和小鸭,“鸭妈妈也带着它的孩子们来了。”“大家在草地上玩得开心吗?”“开心!”…… 这样,美丽的画面和学生生活体验融合在一起,欢悦的笑容已经在孩子们的脸上绽开。于是转入鸭妈妈和鸡妈妈的对话。鸭妈妈对鸡妈妈说:“我的小鸭比你的小鸡多。”而鸡妈妈却对鸭妈妈说:“不对,我的小鸡比你的小鸭多。”怎样知道鸡妈妈的孩子多,还是鸭妈妈的孩子多呢?这就引发了比多比少的问题。学生经过分小组讨论后,
4、决定让小鸡和小鸭分别排队,然后一个对一个,就把多少比出来了。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同时又感受到了美的熏陶。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求知欲望非常强。因此可见,信息技术的使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他们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二、利用信息技术,化被动为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只有学生在自己亲身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到东西,才是难以忘怀的东西,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才是真正属于学生长久支配的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改变以往教师当搬运工,单项传
5、递知识的过程,我们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法》时,首先利用计算机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解决37+18的计算方法时,我又利用计算机可以任意拖动图像的功能,给学生出示了37朵黄花,和18朵红花图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尝试自己能否找到计算的方法: 有的学生先从37朵黄花中拖2朵黄花到红花中,使18朵变成20朵,再和35朵合在一起即:18+2+35; 有的学生从18朵红花中拖3朵到黄花中,使37朵变成40朵,再和15朵合在一起即:37+3+15; 还有的将整捆的拖在一起,再将零散的
6、拖在一起即:(10+30)+(8+7); 还有的将10朵红花拖到黄花中,使37朵变成47朵,再将47朵和8朵合在一起即:37+10+8; 也有的先将30朵黄花拖到红花中,使18朵变成48朵,再将48朵和7朵合在一起即:18+30+7; …… 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任意拖动花朵寻找计算的方法,由于计算机设计了返回程序,所以有的学生一人就想出了好几种方法,学生利用计算机边演示边讲解,体验着成功的愉悦,通过学生互相交流,促进了学生多向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借助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7、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应以解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为切入点来进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知识,特别是涉及一些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单靠传统方法是讲不清、理不明的。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重难点,其中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单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简单的动手操作,学生肯定是体验不深的。此时,通过计算机的动态演示,把圆分成8、16、32、64份……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初步感受了极限的数学思想。这样利用解决知识的重难点切入进行信息整合教学,既节约教
8、学时间,又突出教学重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师在数学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课时,放录像观看商场里商品的标价,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使学生身临其境,很自然地明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