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点备考复习教案1

高考历史考点备考复习教案1

ID:12869370

大小:6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9

高考历史考点备考复习教案1_第1页
高考历史考点备考复习教案1_第2页
高考历史考点备考复习教案1_第3页
高考历史考点备考复习教案1_第4页
高考历史考点备考复习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考点备考复习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进而了解古代中国就有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并通过深入了解农业耕作工具的改革和演进来明白工具的变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3)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进和发展。进而知道古代中国的农民因此而承受了沉重的负担。(4)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问题,并明白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的阶级;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几种典型的土地制度。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并结

2、合课本中的历史图片认识几种有名的古代水利工程。(5)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6)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深入理解古代中国赋税和徭役的内在关系,以及徭役过重在历史更替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8)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并通过深入了解古代有名的水利工程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联想能力和人文素养。【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

3、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2)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探究,避免“灌输”。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始终进行及时和恰当的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2)通过对中国古

4、代水利工程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二、本课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三、教学课时:二课时四、教学过程:导言部分: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曾以其辉煌灿烂的文明令世人瞩目和向往。古代的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从而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的原因就必须了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习新课:(一)、运用下列问题

5、,引导学生自读课文1、根据第一目“‘神农’传说”内容解决下列问题:(1)、在远古时代,开始占据经济主导地位的是哪个生产部门?(2)为什么“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①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②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③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④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lei)、耜(si),教导民众耕作,还进行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实践,这一切对农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2、根据第二目“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内容解决下列问题:(3)、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生了

6、怎样的变化?生产工具有没有变化?(4)、《国语·晋语》记载:“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当时有些人还以牛或牛耕作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又有司马牛名犁,晋国有个力士叫牛子耕。这些现象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哪些问题?体现了牛耕在春秋时期的开始兴起,也说明了人们对当时农业生产的重视。应该说.牛耕的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但也应当看到:牛耕作为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之一,自出现以来,历千百年而无根本性的变化,至今仍是大部分农业区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长期落后。3、根据第三目“泰半之赋”和第四目“沉重的力役”内容解决下列

7、问题:(5)中国古代的赋税和徭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中国古代的赋税和徭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从而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4、根据第五目“贫者无立锥之地”内容解决下列问题:(6)“贫者无立锥之地”反映了怎样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7)概述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过程?5、根据第六目“大禹和他的继承者”内容解决下列问题:(8)、我国古代兴修了哪些著名的水利工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