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的重大科学发现和一切领域内的工艺技术发明

明清两代的重大科学发现和一切领域内的工艺技术发明

ID:12576969

大小:4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7

明清两代的重大科学发现和一切领域内的工艺技术发明_第1页
明清两代的重大科学发现和一切领域内的工艺技术发明_第2页
明清两代的重大科学发现和一切领域内的工艺技术发明_第3页
明清两代的重大科学发现和一切领域内的工艺技术发明_第4页
明清两代的重大科学发现和一切领域内的工艺技术发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清两代的重大科学发现和一切领域内的工艺技术发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明清两代的重大科学发现和一切领域内的工艺技术发明明清时期,在我们的印象中,朝廷已经开始限制对外交往,中国在科技工艺方面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比不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总会觉得在这个时期缺少重大的科学成就。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明清时期的科学成就还是很值得了解的,并不是一无是处。下面我就分若干个方面来介绍一下明清时期的重大科学成就。一、地理学方面说到明清两代的地理学方面的重大科学发现,自然就会联想到徐霞客和他的《徐霞客游记》。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散文家,是中国以旅

2、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他22岁出游,花费30余年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并且将自身游历中观察所得,按照日记形式记载,在其去世后,根据他的考察记载,后人整理成书(因在旅途中有所散佚,保存下来的仅约为原稿的六分之一),即成为举世闻名的《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是我国最早的野外考察记录,是我国最早的详细记录所经过地区地理环境的游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喀斯特地貌,并且详细考证其成因的书籍,领先西方国家200多年。在1630—1640年期间,徐霞客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考察,对整个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的分布、类型、成因、差异等进

3、行了详细全面的考察和具体的记载,并明确认识到形成这一地貌的重要原因。《徐霞客游记》中还纠正了一些古代地理文献资料的错误。《禹贡》中记载:“岷山导江”,致使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误把岷江当作长江的正源,徐霞客经过实地考察,指出长江的正源是金沙江。徐霞客还对云南地区的火山遗迹进行了调查,科学详尽地记录和解释了火山喷发出来的红色的浮石质地,并对这个地区的地热现象进行了描述。《徐霞客游记》同样也是研究我国民族和历史地理的珍贵资料,因为它记述了西南地区苗族、瑶族、彝族、壮族、白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的经济、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清朝也有类

4、似《徐霞客游记》的形式的地理专著,如图理琛所著的《异域录》和杨宾所著的《柳边纪略》。图理琛(1667—1740),字瑶圃,姓阿颜觉罗,满洲正黄旗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四月,受皇帝命令,去伏尔加河下游地区的土尔扈特部(蒙古族)进行慰问。五月由京师启程,沿途经过蒙古高原、西伯利亚、乌拉尔山,穿越俄罗斯,终于到达目的地,交递谕旨,完成了使命。后将奏呈的报告刊印出来成为《异域录》。记述所经地方的山川河流、地理形势、物产民俗、动植物分布、道路远近等。书中除对蒙古少许记述外,基本部分都是记述俄国的。卷首所附图理琛绘制的俄国地图

5、,虽失于过简,却是国人实地考察后绘成的第一幅俄国地图,《异域录》也就成为中国第一本介绍俄国区域地理的专著。而《柳边纪略》则写的是杨宾去宁古塔一路上的地理沿革、山川聚落、风土景物、语言习俗等。其次,清朝在地理学方面的工艺技术主要表现在地理大绘测上。在康熙时期,由于疆域的变迁而产生的对实际领土丈量的需要,中俄战争后了解俄国侵略中国路线的迫切,以及西方地图中对于中国部分的准确性和西方科学知识的先进性。使得乾隆认识到确实有必要绘制一份精确详实的中国地图。经过10年的艰苦工作和不懈努力,终于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绘制出了一部

6、包括长城南部15个省份,东北,哈密地区以及西藏地区的地图——《皇舆全览图》。中国传统地图的绘制,主要采用的是在裴秀六体的基础上计里画方,而《皇舆全览图》的测量方法是同时使用了西方天文大地测量和三角测量两种方法。绘制地图之前就已经做好投影、比例尺和分幅等方面的原则规定。采用正弦曲线等面积伪圆柱投影,这种绘测方法在西方国家没有进行过或者有进行而没有完成,在当时堪称处于世界前列。也是在这次测绘中发现了珠穆朗玛峰,并在《皇舆全览图》中标明,具有世界性的意义。《皇舆全览图》在中国和世界科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第一部有文献可

7、证的实测地图,它是《雍正十排图》、《乾隆十三排图》以及晚清各种地图产生的基础,为民国初年的《中国民国新地图》也提供了数据,它也成为欧洲认识、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媒介。二、农业方面明清时期,为了应付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人们加强了对土地的利用,促进了多熟制的发展。十八世纪中叶以后,山东、河北、陕西关中等地已经较为普遍地实行了三年四熟或者两年三熟。这种农作制度经过逐步完善,到十九世纪前期,已经基本成熟。而北方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北方的一岁数收主要是通过间作套种来完成的。明清时期土地的深入利用,使得人们在与水争田、与山争田的同

8、时,还加紧了对盐碱地、冷浸田、海涂、低产田的改良和利用,还促进了桑基鱼塘的形成和发展,更引进了甘薯、玉米和棉花等新作物。明清时期不仅土地得到了进一步的利用,中国传统农业的耕作栽培技术也得到了进步一的发展和完善。北方旱地耕作形成了深—浅—深耕作法,南方水田的深耕得到提倡,为了配合深耕还出现了套耕的耕作方法。肥料的种类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