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

职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

ID:12025816

大小:4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职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_第1页
职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_第2页
职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_第3页
职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_第4页
职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巢湖市一职高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共100分)姓名分数一、基础知识(12分)1、根据拼音(汉字)写汉字或(拼音)(4分)(1)shanshan()()来迟(2)qian()影(3)炽()热(4)伫()立2、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2分)(1)父亲是一部大书,年轻的儿女们常常读不懂父亲。()(2)他们爽朗的笑声,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2分)(1)让有见识的内行人笑话。()(2)形容写作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2分)(1)塔身五

2、层六檐,高达六十七点三米,全用木结构建造。()(2)我国古塔的组合也是很巧妙的。除了大量的单塔外,还有双塔、三塔、五塔和群塔。()5、诗句默写(2分)(1)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_______。(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19分)(一)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7分)塔,遍布在我国各地的城镇、村庄,甚至(1)在一些偏僻的群峰茂林之中,也可以见到它的倩影。它们与周围环境互相融会,常常被当作某一地区景色的象征,为人们所怀念、向往。特别是

3、许多古塔还伴随有动人的故事和传说,更引得游览的人们神游万仞,浮想联翩。塔,在古印度原是用土、石聚集起来埋藏佛骨的坟墓,称作“窣堵坡”,我国古时译作“浮图”。东汉、魏晋时代,这种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一起传入我国,汉语称塔或宝塔。我们的祖先对印度窣堵坡的形制、材料、构造,包括它的细部装饰,并不生搬硬套,而是按照我国早已确立的建筑体制——楼、阁、阙、观等一些纪念性和装饰性较强的木结构类型,进行了新的创作,更突出地表现了“聚集、高显”的愿意。因此中国古塔的出现,不能不(2)说是我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以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为

4、基础,巧妙地融合了外来的佛教内容的一项杰出的艺术创造。1、文中(1)处“甚至”一词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塔是外来事物,但是经过我国古代人民的巧妙创新,它已经成为(6)(2分)A、外来事物的光辉典范B、中国文化的一部分C、我国独有的建筑形态D、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格的建筑形态E、中外文化交流的光辉典范3、文中(2)处“不能不”是________的用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2分)4、上述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认为一座塔可以成为一个地区的

5、景色象征,还伴随有动人的故事和传说而令人神往,请另举两座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二)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12分)(1)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这可称为以繁胜简。

6、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原指作画时用墨先淡后浓,后指写字、作画、作文不轻易下笔,力求精炼)__甲____,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用繁:___乙___(写文章在特定的环境、条件、气氛之下,需要用繁笔,详细描述),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2)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有时用笔极为简省,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岗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的景色。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到:“回

7、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毛骨悚然。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也要大哭。”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训先生称赞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以上是说用简笔用得好。同一部《水浒传》有时却又不避其繁。看作者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鼻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眼眶际眉梢又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

8、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1、根据文中第一自然段甲乙两处括号中的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2分)甲:()乙:()2、(1)《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人。(2分)(2)鲁迅,原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和革命家,他的小说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集。(2分)3、找出第一自然段中的一组对比句:(2分)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