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007522
大小:4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5
《先秦文化人性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先秦文化人性探讨摘要:先秦诸子人性之论,以孟、荀、告、庄最为典型。四类人性观,于天与人、善与恶、心与生等诸关系上各有见地,各有其所得所失。对先秦文化中人性论作重新体认,于今理之人性研究当有颇多可借鉴之处。“性”乃我国传统哲学之重要范畴,先秦诸典籍中所载昔贤“人性”之论,尤为洋洋洒洒,其中以孟、荀、告、庄之性论最为典型。孟、荀、告、庄之论人性,于人性之诸方面、诸层次指陈发挥备至,将天与人、善与恶、心与生等关系阐发得精辟透彻,为今人研究人性提供多可资借鉴之处,其片面或不足亦可为人性研究者之鉴。一、“人性”索解(一)“性”与“人性”“性”为先秦哲学乃至整个中国哲
2、学之重要范畴,为先人对宇宙、自然及自身反思所得。“性”之一字,出现甚早,最早见于金文,《蔡菇簋》作“
3、”,《齐中子姜》作“┴”。诸子以前及诸子典籍之中均有不少关于“性”的记载。“性”的含义甚多,最原始的含义为“生”,即生命、生长和生存。《说文系传通论》解释道:“人因五方之风、山川之气以生。古曰:性者,生也。既生有禀,曰性。”《说文》中亦指出:“生,进也。像草木生出土上。凡生之属皆从生。”金文中的“性”为此意,“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诗经·大雅·卷阿》)中之“性”也为生命、生长之意。作为生命内涵规定的性,展现了古人对有生之物与无生之物区别的直接体认,是先
4、人对自身客观观照之反映。随着认识深入,性的内涵由人自身抽离出来,推广到生而有者的共同特质,即生而有之者为性。随后,“性”的内涵与本体结合,抽象为天地万物共有之物质,上升为宇宙万物皆具之本质,“性”的含义自此具有了存在的本体与根据的意蕴。就含义而言,此时的“性”既指人性,又指物性,更及于天地之性。《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讲:“乃能协于天地之性,是以长久”,又讲“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此处的“天地之性”、“因地之性”,指天地的“六气”、“五行”之化,其中的性乃是最为广涵义上的天地之本性。“性”作为普遍含义上的人性,典籍
5、内亦不鲜见。《国语·晋语七》中有“利器明德,以厚民性”之性,《尚书·西伯戡黎》中也讲“不虞天性”,《左传·襄公十四年》中也有“天生龙活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天之爱民甚矣,凯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皆指的是抽象意义上的普遍人性。(二)“天人合一”与“心生合一”值得注意的是,《左传》、《国语》等典籍中的“天地之性”,往往不仅指天性,而是具有天性和人性的双重意蕴。亦即,人性本于天性,人之性同于天之性。可见,先哲在认识人性之时,并未孤立地就人自身来探讨,而是将人性放在整个宇宙世界、放在“天”、“地”以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宏观背景
6、中去考察。这是中西古代哲学对人性体认的重要区别,也可以说,我国的先哲从一开始,就沿着“天人合一”而不是“天人相分”的视角来考察人性。一旦在人性理解中加入了“天”的意蕴,则后来将“自然之一”、“善恶之天”、“义理之天”等对“天意”的理解透射到“自然之人性”、“善恶之人性”、“超越之人性”等人性设定之上,也就不难理解了。理解先秦哲学中“性”的含义,除了“天人合一”的统观自身与外界的视角以外,还有一重要的视角,即对人作为本体自身的“心”、“生”的关系考察。笔者甚至认为,这一视角较“天”、“人”视解更为关键,因其是对先秦诸子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哲学之人性论进行界分的重
7、要依据。据郭齐勇先生所言,中国文字中“性”字由“心”与“生”所构成,即象征中国思想之“心灵与生命之一整体以言性”的大方向,故形物之性、神灵之性,皆非其所先所。按照此种理解,“心”为自然生命之心灵,而心灵又自有其精神的生命;“生”为自然生命之存在,且非具心灵而无以自存。“生”乃自无出有,生而有生;“心”乃生而有之,恒在不昧。“心”因之“生”而有存,“生”因之“心”而有灵。可以说,心与生相互依存,可谓不离,心与生又常常相分,可谓相离。人性正是在不离与相离之间,感知身之形与物之形、天之性与自然之性,从而返观自身,知其生不灭而其感也不息,其生之恒常而其心之广延,终
8、形成“对习言性”、“即心言性”、“对心言性”、“即生言性”、“复心言性”等对人性的体贴与感认。二、孟荀告庄之性论诸子百家于人性各有其说,学界多以孟荀告庄四家之言为典型,自有其道理。若单以周秦之思想而论:孔子大矣,本应列于了隅。然正如子贡所感叹者:“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治长》)。孔子论性,只有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夫子之所重者,在人之所志所学。为仁由己,使心不违仁,是为“性”,见于规范,则为礼仪文章。孔子之教人,唯以道德自警,依仁而行,依心而行,下学上达,通于天命,则习自成。故子虽不言性
9、,然其文章、为人尽显一生之生命心灵,此即是性与天道。穷其人其文,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