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采区水情水害分析报告及综合防治水措施

13采区水情水害分析报告及综合防治水措施

ID:11584228

大小:120.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7-12

13采区水情水害分析报告及综合防治水措施_第1页
13采区水情水害分析报告及综合防治水措施_第2页
13采区水情水害分析报告及综合防治水措施_第3页
13采区水情水害分析报告及综合防治水措施_第4页
13采区水情水害分析报告及综合防治水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13采区水情水害分析报告及综合防治水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南煤业集团大岭煤矿13采区水情水害分析报告及综合防治水措施大岭煤矿生产技术部2013.02-24-13采区水情水害分析报告及综合防治水措施一、采区概况13采区位于-25勘探线与-27勘探线之间,自1998年7月投产以来,就受非法小煤窑的侵蚀,因此+150m至+45m未布置采掘工程,2004年,开掘了13采区±0水平运输主石门,计划对0m至+45m进行回采工程布置,首采煤层为62煤,开采走向长度约为520m,其中主石门西翼约360m;东翼约160m,西翼在开采过程中未遇小窑开采痕迹和水患威胁,但在东翼的开采过程中,遇小窑采

2、空区和积水,因此工程布置未继续向前,转而将工程调整到主石门西翼,分别对61、5、1和63煤进行开采,在开采5和61时均对穿过小煤窑采空区和巷道。同时对东翼的1、5、61、63煤进行试探性开采,其1煤工程布置约30m,发生透水事故,工作面停止作业。5煤工程约100m,在掘煤上山时,发现严重的水患威胁,设置防水煤柱后,进行回采,61煤工程布置约120m,在掘煤上山发生透水事故,现工作面尚有长流水流出。63煤工程布置约160m,未发现小窑开采迹象。2011年3月在严峻的安全形势下,13采区进行了封闭。二、水情水害分析1、地面水文

3、地质情况本井田属丘陵地形,山脉沿地层走向呈东~南西方向排列。地势整体是西北高,东南低,北部高,南部低,沟谷切割较深,多沿地层倾向方向分布。(1)地表水体-24-井田内无大的河流,仅有一条季节性大岭小溪,由小冲沟潜水汇集而成。实测流量2.434~0.031m3/s,平均为0.179m3/s,穿过煤系地层流出井田。井田内池塘、水库少,蓄水量不足1000m3,对矿井充水作用很小,但大气降水和老窑的开采形成矿井充水通道,已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尤其是13采区东翼,已成为严重水患区域。(2)地下水含水层与隔水层大隆组,厚156.5m,

4、浅部风化裂隙带含水性强,深部岩层含水性极为微弱,深部硅质岩层视为相对隔水层。龙潭组上段含煤段厚161m,由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中细粒砂岩及煤层组成,除砂岩微含孔隙、裂隙、承压水,其它岩层可视为相对隔水层。龙潭组下段含水性微弱,对矿井无充水影响。断层的导水性断层稀少、地表、井下未见断层水点,故导水性较微弱。2、井下水文地质情况大岭矿井范围内近几年从事过生产活动的小窑约有35个,开采量较大,遗留下的采空区积有老窑水,其中位于13采区范围内有21个,开采规模大及采深深的矿井有数十个,目前由于小煤窑的停产,老窑积水更加严重,1

5、3采区已成为水患严重区域。矿井涌水量现矿井涌水量一般60m3/h,最大198m3/h。-24-综上所述:矿井涌水量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沿风氧化裂隙带,沿老窑采空区和采空区塌陷区渗入井下,与大气降水成正比关系。水文地质极为复杂。积存于老窑采空区内的老窑水与大气降水相互补充,给煤层开采带来严重的水患威胁。三、煤层赋存情况及小窑开采情况一)、煤层赋存情况龙潭组上段厚约161米,含煤7层,煤层总厚5.85米,含煤系数为3.63﹪。主要可采煤层为1、61、62煤层,次要可采煤层为5煤层,局部可采煤层为63煤层。可采煤层总厚为5.34米,

6、可采含煤系数为3.32﹪。煤层倾角一般向斜东翼缓20°~45°,向斜西翼陡50°~65°。(1)1煤层:位于龙潭组上段顶部,上距大隆组底部约10米。煤厚平均1.56米。直接顶板为灰黑色泥岩或砂质泥岩,直接底板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1煤层在矿井内的发育程度和厚度变化均有较大的差异性,26线以南发育较差,厚度变化大,不可采的零星块段较频繁出现。26线以北煤层发育较好,厚度较稳定,结构比较复杂。为较稳定至不稳定煤层。(2)5煤层:位于龙潭组上段上部,上距1煤层约49米。直接顶板为黑灰色粉砂岩,粉砂岩中夹有线理状细砂岩,直接底板为黑

7、灰色粉砂岩或黑灰色泥质粉砂岩。煤厚0~6.34米,平均煤厚0.74米。5煤在井田内发育较差,厚度变化大,不可采块段频繁出现,特别是20线至23线、-24线至26线、-27线至30线出现了三块大面积的不可采区,较明显的将5煤可采范围分割成数个零星块段。结构较简单,属不稳定煤层。-24-(3)61煤层:位于龙潭组上段中部,上距5煤约46米,直接顶板为黑灰色粉砂岩或浅灰色中细粒砂岩,直接底为黑灰色粉砂岩。煤厚0~3.31米,平均煤厚1.15米。61煤层在全井田内较稳定,不但厚度变化小,且大面积可采,仅在井田两端22线至24线、-

8、200m水平以下及29线至32线出现较大的不可采区段。结构较简单。(4)62煤层:位于龙潭组上段的中下部,上距61煤层约17米。直接顶板为黑灰色粉砂岩,直接底板为黑灰色粉砂岩或泥质粉砂岩。煤厚0~3.10米,平均煤厚1.09米。该煤层在井田内发育较好,厚度变化小,普遍可采。结构较简单。属较稳定煤层。(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