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浮出语文学科的母体

让德育浮出语文学科的母体

ID:11253801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1

让德育浮出语文学科的母体_第1页
让德育浮出语文学科的母体_第2页
让德育浮出语文学科的母体_第3页
让德育浮出语文学科的母体_第4页
资源描述:

《让德育浮出语文学科的母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德育浮出语文学科的母体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德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倍加关注的话题。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对于语文教学德育性的挖掘。  【关键词】语文;人文性;德育性;挖掘方法  《说文解字》中说: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即外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内要做到无愧于心,育,养子使做善也,即熏陶涵育弟子使其为善。所谓的德育,我想也就是通过熏陶涵养和受教育者的自化,使受其有所收获、有所体悟、有所启迪,有所实践,有所为而知有所不为。这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育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最

2、好统一,更应是我们教育的真谛。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德育,充分挖掘语文所固有的德育性,真正落实和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达到德育目的?结合自身的实践经历和自我对语文与德育的解读与认知,浅谈以下观点:  一、通览全局,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特点,正确理解德育属性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由此观之,语文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存在,它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对于学习者精神的熏陶、价值取向的引导和人之所以为人的塑造。为此

3、,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德育本就应该属于语文课堂教学本身所固有的本质性的特点和属性,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所谓的渗透,而是应该充分的发现和挖掘,使语文的人文性、精神塑造性、情感寄托性和价值取向引导性被自然而然且必须的得以彰显。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领会教材的德育体系,并制订学期德育计划。具体的落实到每一节课上,则要求尽其自然,贯彻德育教育应不存有斧凿痕迹,不要让学生形成一种语文老师要上政治课的感觉。教师应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如导课时渗透,了解背景时渗透,辨词析句时渗透,把握情节时渗透,分析人物时渗透,探讨主题时渗透等等,环节很多,

4、手法也因人而异。但在哪个环节进行思想教育的时机最好,重要的衡量手段就是看你是在“渗透”,还是在“硬套”。领会大纲精神,重点也在“渗透”上。《辞海》解释“渗透”时说:渗透是指液体从物质微孔中透过。理解词义,似有一种“暗渡陈仓”的意味。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时所要贯彻的也正是这一点。比如我在上《驿路梨花》一文时,完全没有向学生提出要学习雷锋精神等问题。只在导课时,概括出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问:解放军、梨花姐妹、瑶族老人、老余和我都为小茅屋着想的动机是什么?带着问题,导入正课,层层剥笋,水落石出,终使学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5、原来他们都是在学习雷锋的助人为乐精神。  二、通观教材,立足文本思想主旨,合理发掘德育支点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课堂教学中,在分析人物形象中,在深挖教材内容时,注意培养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人格意识,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开拓创新、吃苦耐劳、勤奋进取、团结协作、胸怀宽广、坚忍不拔以及自强自信等品格。语文课本中这样的篇幅俯首皆是,如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等等不胜枚举,对这些教材,或深追细究,以“渐入佳境”,或质疑讨论,以明辨主旨。作为语文教材的选材,从语文选材的文体看,无论是说明文、议论文、记叙

6、文、散文等等,它都有其特定的思想和寓意,而恰恰所有文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也正是语文的独特性,即,写人间事,传人间情。如果要将语文从教育意义或者从对受教育者的教育义来进行分类的话,我觉得对所有的,甚至是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内容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即:为人之道的宣扬、为学之道的引导、为事之道的教育以及对真善美的讴歌。那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如何通观教材,立足文本,实现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充分而又合理、节制的发掘文本自身的德育意义是对一篇教材进行解读的要义。如,对于人教版初一教材第一单元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7、》为例,通观本课在本单元中编者的设计意图以及作者的表达意图,是我们进行教学主旨设计的第一步。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选材和编排我想是充分考虑了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正如单元导读中所说“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课文,将引导你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学习这个单元,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再看看课文导读部分,同样提到,“在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我’的脱险经历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由此观之,对于这一课的教学中的德育意义的发掘

8、就应该立足于对为事之道的启迪和教育,启迪引发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敢于面对困难、肢解困难、解决困难。  三、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精心设计,逐步落实德育目的  在语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