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ID:11115568

大小:51.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0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本章教材结构】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第二节 心理评估第三节 心理辅导【本章考点归纳】1.心理健康的意义与标准★★★2.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3.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4.心理评估及其意义★★5.心理测验★6.会谈★7.心理评估的其他方法★8.心理辅导及其目标★★9.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本章教材内容讲解】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曾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作过这样的描述: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

2、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研究人员归纳出以下六条标准,从而使得心理健康的概念得以具体化:   1.情绪稳定、乐观情绪稳定、乐观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相反的是喜怒无常。   2.正确的自我观   一个人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就意味着他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不仅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既不高估也不低估自己的能力;既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和各个方面的条件,又能正确地把握和对待自身的变化。  3.人际关系和谐良好的人

3、际关系不仅是维护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且也是心理健康的内在需要。   4.人格完整   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为人诚实正直,襟怀坦荡;对学习、劳动、工作认真负责;在情绪方面,也能做到既恰当又适度,并能保持个体的独立性,保持认识、情感、意志行动的协调一致。   5.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的学生能认识环境和处理好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对所处的环境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使自己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客观地看待问题,正视现实,对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困难和矛盾能力求有效地认识和改造,既不逃避现实,也没有想人非非的

4、困扰。   6.心理行为表现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的学生应具有与其年龄相符合的心理行为表现。  在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主要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  首先,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  其次,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  再次,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  最后,心理健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不同社会由于其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社会规范不同,对于同一行为正常与否,往往会做出不同的判断。二、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习惯上,人们用心理困扰

5、、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以下所列的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都属于心理辅导与治疗的适用范围。   (一)焦虑症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中学生情绪障碍的一种,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这是将焦虑作为一种独立的神经症来看。   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焦虑症的表现是: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作过度反应,难以做决定。在躯体症状方面,有心跳加快、过度出汗、肌肉持续性紧张、尿频尿急、睡眠障碍等

6、不适反应。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来。   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对于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   (二)抑郁症   抑郁症又称抑郁性神经症,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的神经症。   1.抑郁症的主要表现

7、   (1)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不愿与人交往,对身边的人和事表现得十分淡漠,缺少热情。(2)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动机缺失、被动。   (3)具有周期易发性,个别患者会表现得固执,烦躁不安,易发脾气,周期性的喜怒无常,且发作前无先兆。   (4)伴随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消瘦、全身游走性瘙痒或疼痛等。   2.造成抑郁症的原因   (1)感情上受到巨大打击,如亲人过世,父母关系紧张,好友离去等带来的情感负担过重;   (2)自尊

8、心自信心受挫,如学业不好,特别是在关键考试中;   (3)不良性格的影响,如过于内向,孤僻。   (三)强迫症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查(门是否上锁)、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症状。  首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