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农村沼气建设的意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农村沼气建设的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步伐,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沼气的重要意义农村沼气作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六小工程”之一,是符合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农村沼气,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卫生,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
2、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农村沼气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抓好。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为目的,以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为保证,积极开展农村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坚持以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为重点,着力提高沼气及其综合利用水平;以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展畜禽养殖粪污、农村生活污水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二)目标任务。主要目标: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实现农户基本生活、生产单元内部的生态良性循环,达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
3、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示范户农民增收节支1000元以上。推进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全面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化综合利用。主要任务:2005年,新建农村户用沼气2万座,累计达到3.6万座,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3.5;完成本辖区农村沼气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到2010年底以前,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22以上,适宜乡镇达到50以上;辖区内所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畜禽粪便和污水要达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要求。三、工作重点(一)加强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以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为核心,结合改圈、改厕、改厨、改院、改
4、水、改路和推广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积极推广“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二池三改”(沼气池、青贮氨化池、改圈、改厕、改厨)、“五配套”(沼气池、太阳能猪舍、厕所、果园、水窖)等工程模式,积极开展沼气及其综合利用,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二)推动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凡规模化养殖场和达到一定加工废水排放量的农副产品加工厂,必须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实行达标排放,并因地制宜开展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实现粪便、污水、废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积极推广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创建优美环境。(三)发展以
5、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推进的原则,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试点。进一步提高生态农业建设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促进我市农业结构合理化,技术生态化,过程清洁化,产品无害化,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四、保障措施(一)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各级各部门要把农村沼气建设与生态农业、小康村建设等活动结合起来,统筹规划,抓紧制定切实可行的、适合本地区的农村沼气发展规划,合理选择“一池三改”、“两池三改”、“一池四改”、“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猪沼果”、“猪沼菜”、“牛沼草”等技术模式,实施分类指导。(二)加强
6、宣传,示范推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农村沼气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作用、技术、模式及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抓好典型培育,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农村沼气建设向纵深发展。(三)健全工作机构,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技术培训。各县(市)、区必须建立健全农村能源环境保护工作的专门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保证工作经费,确保有机构管事、有人办事、有条件能办成事。各级农村能源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技术培训,尽快建立
7、一支适应任务需要、达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的技术员队伍,按照“市场运作、合理收费、自我发展”的原则,鼓励已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组建施工队伍,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搞好工程建设。(四)建立有效机制,加强行业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实行全程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将农村沼气建设计划落实到户,每个示范户建立档案卡,做到“三公开一公布”。所有农村沼气示范村都要按照村务公开的有关规定,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开有关政策、计划任务、补助标准和建设条件,公开自愿建设户名单,公开物资的采购价格、分配等情况,做到公开透明,家喻户晓。网上公布用户档案
8、,示范村,各级管理单位的12全文查看。实行月报制度,接受全社会监督。坚持技术标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强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农户的安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