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干部“七一”脱贫攻坚党课讲稿

基层党员干部“七一”脱贫攻坚党课讲稿

ID:10805978

大小:3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8

基层党员干部“七一”脱贫攻坚党课讲稿_第1页
基层党员干部“七一”脱贫攻坚党课讲稿_第2页
基层党员干部“七一”脱贫攻坚党课讲稿_第3页
基层党员干部“七一”脱贫攻坚党课讲稿_第4页
基层党员干部“七一”脱贫攻坚党课讲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层党员干部“七一”脱贫攻坚党课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层党员干部“七一”脱贫攻坚党课讲稿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同志们:  结合“七一”活动的开展,今天我想围绕“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个话题,谈几点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XX追赶超越,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之年。大家必须把脱贫攻坚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按照年度计划把精准扶贫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推,早日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一、回顾历史,党的功绩卓著辉煌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已走过96年光辉历程。96年来,我们党从南湖上的一叶小舟起航,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历经大革命

2、的洪流,土地革命的风暴,万里长征的艰苦跋涉,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解放战争的势如破竹,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探索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着眼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实践,始终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摆在突出位置,以改进作风开局起步、以主题实践凝聚力量、以反腐倡廉取信于民、以制度建设强化保障,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党正确领导的结果,历史和现实的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是我们事业

3、发展的根基,也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更是推进经济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深入推进扶贫工作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现实意义十分重大。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基础差,底子薄,不平衡现象突出。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多,给扶贫工作造成很大难度,中国扶贫,很大程度上就是要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工作时指出:必须切实抓好脱贫致富这个战略性任务。要分类指导,把工作做细,精准扶贫。总书记的嘱托,强调了做好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指明了做好新时期扶

4、贫工作的方向。过往的扶贫工作大都采用从上而下的方式,有没有项目以及有什么样项目,被扶对象没有发言权;有些干部平时很少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开展扶贫工作仅凭主观意愿,完全不考虑当地实际。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由政府推动的一些产业化扶贫项目半途而废,不仅造成扶贫资金的浪费,还加重了贫困农户的债务负担,这恰恰反映出扶贫思想意识工作没有深入,没做到有的放矢。扶贫,不是一句口号,扶贫政策不是撒化肥似的广播善款,要全面推敲扶贫政策,包括结构性的问题、地域差异、风俗民情等,务求做到把准群众的脉,按需给药。扶贫,更要转变扶贫观念,变输血为造血,不仅要授之于鱼,更要授人以渔。要善于把贫困和扶智

5、与扶志结合起来。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想方设法增强造血功能,把贫困户的志气扶起来,让其看到光明的前途,使其从心理上能够自立;把贫困户的智力扶起来,帮助他们掌握致富的本领,确保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在国家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的今天,走出一条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扶贫道路将会大大加快我们前进的步伐,因此,各级政府在扶贫时,不断加强基层农村考察,贫困户考察,形成地域性多点开花式扶贫,避免盲目性,要善于把脉问诊,对症下药,用实际行动描绘共同富裕的蓝图。精准扶贫党课材料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贵州考察谈到扶贫工作时指出:党中央十分关心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农村发展。党中央的政策

6、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总书记讲话一针见血。不管扶贫工作的具体做法有何不同,但检验扶贫效果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群众的接受度、认可度和满意度。只有精准到位见实效的扶贫,才会赢得群众真心点赞。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扶贫工作也面临着一城一地,甚至一城一地也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复杂现实。因此,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尤为重要。这是转变传统扶贫方式、开展精准扶贫的题中应有之意。然而也要看到,有的地方扶贫有了新思路,但是办法还是老办法。比如记者在基层调研中了解到,西部某贫困村,此前实施一苗一子产业到户,镇里免费给贫困户

7、提供核桃苗、蔬菜种子。但村民对这种所谓的到户扶贫并不买账,一苗一子拿回家,大多扔在一旁。某县为帮助群众脱贫,一度兴起养兔热,政府整合资金强力补贴养兔子,但由于行情变化、产业规模萎缩,不少养殖户不但没富起来,还赔得血本无归。诸如此类的扶贫,既浪费了宝贵的扶贫经费,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又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从原因上分析,有的是大搞形式主义,看似扶贫资源均摊、落实到了人头,其实还是假把式;有的是拍脑袋决策、不懂得市场规律,最后做成花架子。究其根源,是没能从实际出发,没能真正尊重群众意愿。扶贫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