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论文贫困与反贫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当前我国贫困与反贫困的社会现象[摘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为指导,结合当前我国贫困与反贫困问题实际,分析了贫困的定义和标准问题,长期性和阶段性问题,反贫困的目标、任务、基本方法和途径问题。[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贫困与反贫困;存在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全面分析了我们党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的基础上,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如何根据决定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我国的扶贫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而重大的问题。认真学习马
2、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对于我们深刻认识贫困的本质内涵及其发展规律,特别是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的贫困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长期性和阶段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人类社会的“贫困”问题,自始就是与“财产”问题即“所有制”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个与“财产”、“财富”、“生存”、“需要”、“发展”和“享受”等等相联系的范畴。只要存在着私有财产,就会存在着“异化”现象,就会存在着人们在财富的生产、占有、分配和消费方面的贫富差距,就会存在“贫困”现象和“贫困人口”。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社会中存在
3、的“贫困”现象,可以归结为“人的本质的绝对贫困”,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只有扬弃了私有财产制度,人类社会才有可能消除这种“异化”现象,回归到人和自然界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正确的关系上来,才有可能正确处理他们的生产和需要之间的关系。因此,“贫困”并不是只限于从私有制的角度来看的“归个人所有的财产以及可供个人消费的物质财富的多寡”,而是“人的本质”的普遍的“贫困”,也就是“财产”、“劳动”、“劳动成果”和“劳动的社会关系”以及“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对于“人的本质”的“异化”和“统治”现象。也就是说,“贫困”问题
4、并不只限于单纯的物质领域,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本性因“私有制”及“私有财产”受到的普遍的制约或限制。正因为如此,消除“人的本质”的“这种绝对贫困”,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出来”(《哥达纲领批判》)以后,通的思想认识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与民众生活发生联系,那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会越来越牢固。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既要尊重文化的多样和共融,更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导向,重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普及化、大众化问题。马克思主义不仅要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也要努力
5、想办法进大众头脑、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发生联系,使马克思主义与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相联系,成为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武器。过对私有财产“积极的扬弃”(而不是简单的平分)才能够实现。这就说明,“贫困”是与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史相伴随的一个社会现象,即“贫困”具有长期性,自然而然也决定了“反贫困”的长期性。同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贫困”又是一个历史的现象或范畴。它始终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相关联。在不同阶段上,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中,贫困的性质、内
6、容和概念会有所不同。从现实情况看,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不发达”首先表现在生产力的不发达。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进程中,发展的不平衡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种不平衡,在不同的历史时段甚至是每个时段中的各个具体的时段,表现出不同的内涵。也就是说“贫困”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因而“反贫困”也具有阶段性的任务。上述观点告诉我们:一是鉴于“贫困”的长期性,我们必须要树立扶贫长期作战的思想;二是虽然从本质上看,“贫困”是一种绝对存在的社会现象。但历史地看,贫困却是一种相对的
7、现象,即在任何一个具体时段都表现为一部分人相对于另一部分人而言“贫困”,因此反贫困不可能绝对地消灭贫困,只能是相对地消除贫困或缓解贫困,呈现出“消除(缓解)贫困——贫困——消除(缓解)贫困”的周期率,而每次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都是在更高水平上的逐步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过程;三是反贫困必须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各个具体时段扶贫的目标、任务和方式方法。二、关于贫困的定义和标准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工作以来,官方一直把农民是否解决温饱作为其是否贫困的衡量标准,即形成了“饥寒=
8、贫困”或“温饱=脱贫”的思维定式,这也可以见诸于我国专门负责贫困监测工作的国家统计局对贫困的定义:“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那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能接受的最低标准。他们缺乏某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生活处于困难境地。”20多年来,我国每年公布的贫困人口数量,都是以1985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年人均纯收入20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