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敢正视形式本身的形式美观——评李泽厚的形式美研究

一个不敢正视形式本身的形式美观——评李泽厚的形式美研究

ID:10379495

大小:7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06

一个不敢正视形式本身的形式美观——评李泽厚的形式美研究  _第1页
一个不敢正视形式本身的形式美观——评李泽厚的形式美研究  _第2页
一个不敢正视形式本身的形式美观——评李泽厚的形式美研究  _第3页
一个不敢正视形式本身的形式美观——评李泽厚的形式美研究  _第4页
一个不敢正视形式本身的形式美观——评李泽厚的形式美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个不敢正视形式本身的形式美观——评李泽厚的形式美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个不敢正视形式本身的形式美观——评李泽厚的形式美研究内容提要:如果说自然美难题是从宏观方面给李泽厚的实践美学造成一个难以关严的天窗,那么,形式美难题就是从微观方面给他造成的难以堵死的漏洞。李泽厚的形式美观,其实是企图用“符号”取代“形式”,从而在偏见误导的演绎中,置换了、遮蔽了、或者说丢失了形式美问题。关键词:形式、形式美、符号、遮蔽纵观李泽厚先生对形式美问题的研究,似乎体现出着力大、变化多、执意坚这样几个特点。对他的这一研究的结论、及其发展过程作一些考察,可以有助于我们对于他的实践美学的周延性,进行一下检测。一、研究结论中的问题李泽厚先生多年来用力颇多的形式美研究,现在究竟获得了怎样成果,

2、应该怎样对之作出评价?我们就到他的几近封笔之作的美学专着《美学四讲》中做一些考察。在《美学四讲》中,他阐述了他的新观点,并且以几个环节的逻辑推论来支持了他的结论。为了使他的论述和观点不走样,我们将他论述的关键性段落,加以摘录,并按逻辑顺序编号排列于下。(第一段)总之,各种形式结构,各样比例、均衡、节奏、秩序,亦即形成规律和所谓形式美,首先是通过人的劳动操作和技术活动(使用——制造工具的活动)去把握、发现、展开和理解的。它并非精神、观念的产物。它乃是人类历史实践所形成所建立的感性中的结构,感性中的理性。[1](p90)(第二段)人也正是通过这种形式结构、规律的发现和把握,获得了巨大的物质力量,于

3、是人不再是自然生物界的简单成员,而成了它的主宰。[1](p90)(第三段)人在这形式结构和规律中,获得了生存和延续,这就正是人在形式美中获有安全感、家园感的真正根源。上述农业社会原始陶器的抽象纹饰美,充分表达了这一点。它们实际上也正是现代艺术的形式主义者所特别看重却又无法正确解释的普遍性的审美感受的真正根源。[1](p90)(黑体字是原有的)(第四段)在我看来,原始陶器的抽象几何纹饰,正是当时人们在精神上对农业生产所依赖的自然稳定秩序的反应,它实际表现的是一种稳定性、程序性、规范性的要求、实现和成果。这个所谓“封闭”、“永恒”、“宁静”、“超越具体时空和现实世界”等等,恰恰意味着一个豕突狼奔的

4、狩猎时代的彻底结束,一个稳定生存、安居乐业的农业社会的成熟、巩固和提高。因此,这种“抽离”恰好表现了农业社会生产劳动与自然相协同的秩序性、规范性、节奏性和韵律性。[1](p89)可以说,上述几段引文,基本上向我们演绎了李泽厚先生关于形式美的“来由及根源”的主要逻辑环节。概括一下上述几段文字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几个演绎环节:其一,在使用——制造工具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人类从自然中“抽取”出了表现为种种“形式”的规律。其二,人类凭借着这种种呈现为形式结构的规律,获得了超越一般生物的力量,成为自然的主人。其三,由于是凭借着这种形式结构的力量,人类获得了自身的生存和延续,这种形式就给人带来了安全感和

5、家园感。这种安全感和家园感,就是形式美的“真正根源”。其四,原始陶纹之所以呈现出向抽象几何纹饰发展的趋向,就是冲着几何纹饰的形式所具有的这种安全感、家园感(“稳定性”、“程序性”、“规范性”、“稳定生存”、“安居乐业”等等)——美感而去的。甚至现代艺术中的形式美感的内涵、及其“真正根源”,也与上同。上述这些,看来是一系列很不错的演绎,但仔细考察一下,却不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可以来推敲一下这一演绎过程的各个环节。首先看其一。人类要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有效地变革自然,以实现自己的生存、温饱和发展,当然必须了解自然的有关规律,然后循规律而行动。但规律并非都是现象化地呈现在事物的表面、可以让我们一目了然地

6、掌握的。规律的呈现,基本上都是以半遮半掩的方式进行的。而且规律的结构是多层次的,比较而言,浅层次的规律,又以深层次的规律,为自己的本质和依据。提炼规律,仅仅靠无条件反射能力和条件反射能力,都是不够的。需要的是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由浅入深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越强大、深刻,能够发现的规律也越深刻。动物和人的能力的巨大差别,在这里明显地显示出来。人虽然都有思维能力,但这能力发达的程度,人和人之间却可以呈现巨大的差别。一如一个山村老妪,和黑格尔、马克思这样的思想家和学者间的差别。当然,对于原始人类来说,思维的抽象程度是很有限的,多半都离不开在具像的形象想象过程中达成。虽说如此,但其复杂性

7、也是不可小觑的。例如,对各种动物行为特点和踪迹的了解、辨认,对其捕获、或畜养规律的把握;对某些植物属性和生长过程的了解、培植规律、技能的把握;对自然气候变化征候和周期的了解;对石器打造或磨制的经验和规律的探索、积累、掌握;对陶器的烧制加工技术和规律的研究、改进,等等。所以,以为用那些相当表浅外在的比例、均衡、节奏、秩序之类,便可以把规律表现出来,是把问题看得太简单化了。当然,从早期数及概念思维的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