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311204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的论文固定资产是学校办学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节约型校园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在中共中央号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继续探索与实践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摘要]固定资产是学校办学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文章在对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固定资产 高校 管理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现状 1.各校基本上成立了专门机构,实行了专职管理。1990年12月11日,原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知》,自此,固定资产管理有了专门的管理机构。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各个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有所提高,基本上都设置了专职机构,如国有资产管理处、设备处、技术装备处等,并配备了相应的管理人员专职从事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虽然名称和职能有所不同,但基本都包括了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能。 2.加强了制度建设,建立了部分规章制度。近年来,各校都建立了部分规章制度,如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岗位责任制、物资设备采购供应规程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 3.采取了措施,加强了固定资产的常规管理。各校基本上都发挥了固定资产专职管理部门的作用,在固定资产的论证、购置、验收、管理、使用、维修、报废和清产核资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使浪费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不健康的消费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不顾经济条件盲目攀比,追时髦、过度包装等不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已经成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大阻碍。 2.不合理的制度设计。(1)土地问题。高校的土地有无偿划拨、有偿划拨、购置等多种形式,在《教育部所属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试行草案)》([79]教供字067号)附件的固定资产分类中,将土地定为固定资产,规定以亩为单位。当时我国会计核算工作借鉴的是原苏联模式,所以,土地在会计核算中没有作金额反映。1994年,国家对会计制度进行了改革,“货币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土地仍然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至今没有政策明确规定土地这一巨额资产在会计账上如何反映,造成了数以亿计的资产游离在账外,学校的财务状况无法得到真实的反映。(2)财务制度与资产管理制度不协调问题。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三十二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而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目录》又将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及建筑物;土地及植物;仪器仪表;机电设备;电子设备;印刷机械;卫生医疗器械;文体设备;标本模型;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工具、量具和器皿;家具;行政办公设备;被服装具;牲畜等十六类。制度的不协调给各个学校固定资产的日常核算和管理工作,特别是对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3.不合理的管理体制。(1)个别主管部门没有专职人员。“重钱轻物”的思想不仅在各个学校存在,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有关主管部门,具体表现为,虽然设有固定资产的管理机构,但却没有专职人员,仅仅是每年做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证》年审,收取经费,再更换一个新的《产权登记证》,仅此而已。有的主管部门甚至还没有设置固定资产管理的专职机构,也没有专职人员,而是把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能放在财务部门,由有关人员兼职管理。(2)学校内部管理条块分割。各校虽然设有固定资产管理的专职机构,但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归口单位,通常是设备部门或教务部门管理教学仪器设备,总务部门管理房屋、建筑物、器具等,图书馆管理图书杂志,学校财务部门负责学校投入经费,购置固定资产的价值记录和核算,个别独立核算的二级财务部门核算自筹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从表面上看,设备或教务、总务、财务、图书馆都在管理,但没有一个部门统筹,如果资产部门在建资产账的时候没有处理好一级财务部门和二级财务部门的关系,那么将会给对账工作带来很大影响。(3)缺乏有效的资产预算管理体制。一般来说,高校对经费预算的安排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对如何集中管理已经形成的固定资产,如调剂余缺、物尽其用、资源共享等问题则考虑得不多,固定资产购置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论证,各部门、各系、各学科贪大求全,争投资、争设备,造成设备的重复购置、大量闲置和低效使用,甚至出现有的设备买来以后,使用部门几年未打开包装的现象。 4.不合理的政策措施。(1)对固定资产的界定很困难。一是概念模糊。仔细分析各校的机构设置及职责和权限划分情况,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多数人(包括各级领导在内)对国有资产、固定资产、实物资产、教学仪器设备等概念是不清晰的,通常情况是,设置国有资产处、设备处或资产处管理学校的实物资产或部分实物资产,计财处或财务处管理学校的资金。而事实上,设有国有资产处,就不应该再设置独立的财务处,因为资金和实物资产都是国有资产。二是对标准和口径的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了,这给高校固定资产的界定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有关固定资产界定的争议越来越多。《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三十二条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由于各校的理解不一致,在账务上的处理方式也不同。统计口径不同,各校的数据也不具可比性。三是软件及网络产品的处理。按照固定资产的定义,软件应该列为固定资产,但在固定资产分类中查不到它的编码。因为软件始终是依附在一定的物体上,如可以保存在光盘上,也可以保存在计算机硬盘上,还可以进行无限的复制和升级,而且价格很高,因此,软件具有很强的固定资产特性,应该列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网络产品更具有特殊性,如网络实验室,有设备、耗材、房物装修、家具;有大量的科技投入,如培训、软件等。如果以单件办理固定资产,那么只能将设备和个别够标准的家具列入固定资产,其价值可能只有整个实验室的一半左右,大量的投入无法形成学校的资产,只能作为费用列支,但如果以一个实验室为单位,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界定固定资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2)各种评估对固定资产管理只有量的要求,没有质的控制。目前对高校的各种评估很多,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指标不多,而且大多只有数量要求,如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共有19个二级指标,涉及固定资产的只有一个指标,占整个指标的5%;44个观察点中涉及固定资产的只有5个,占整个观察点的11%;各地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检查,涉及固定资产管理的指标也只在20%~25%之间。(3)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没有具体的考核指标。从主管部门到各个学校,从上级领导到学校领导,几乎都在要求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但大都体现在文字条款之中,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考核指标。 5.不相符的人员素质。近年来,由于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财政投入也在不断加大,加之各融资渠道的拓宽,新校区的建设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要求的提高,各校设备的数量和价值都在迅速增长,但师资队伍建设没有跟上。主要体现在:一是实验室教师队伍欠缺,导致实验设备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二是管理队伍也不像会计人员队伍那么专业化,大多数人员都是半路出家,专业化程度不高,加之管理手段的落后,整个管理队伍都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 三、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抓好日常管理,规范基础工作。抓好日常管理,规范基础工作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重中之重。第一,资产管理部门必须加强与财务部门的沟通,在账户的设置上必须协调一致。财务部门设置总账和二级分类明细账,资产管理部门除了设置与财务部门对应的总账和明细账外,还应该按使用部门设置分类分户明细账,并指导有关资产使用部门按规定设置分类分户明细账。在这一环节,必须处理好资产管理部门与一级财务和独立核算的二级财务两者之间的对账关系,在总额上,资产部门的总账金额应该是学校一级财务部门的总账金额和各独立核算的二级财务部门的总账金额之和。第二,认真做好对账工作,这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这项工作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许多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就出在这里。在这个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规模较大的学校,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必须按月核对;规模小的学校,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每个季度必须核对;资产管理部门与各使用部门的对账工作可以采用循环对账的方法,每月核对几个部门,但是必须保证每个部门每年至少有一次对账的机会,确保固定资产账账相符。第三,保持对账的成果。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未达账项,账账完全相符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持对账的成果。在具体处理时,可采用银行对账的方法,编制固定资产余额调节表,其格式如下: 此表既可以查出固定资产账账不符的原因,保持对账的成果,同时也提醒人们,钱和实物都是学校的资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健全的机构是基础。各级主管部门必须建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业和专职人员,加强对各高校固定资产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各高校应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在机构的设置上应突破常规,建立财务与资产管理的一体化制度,设置国有资产管理处,下设预算部、资产部和资金部,将资金和资产纳入一个部门集中管理,有利于国有资产的预算统筹,克服“重钱轻物”的现象。 3.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实验室队伍是关键。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实验室队伍是提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但现有的人才根本无法满足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施人才培养工程,通过引进、培养、培训等方式,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和实验室教师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 4.建立加强固定资产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配合形成合力,必须从学校和各职能部门两个层面都建立起“管理策划、实施运行、检查与纠错、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的长效管理机制。第一,管理策划。通过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策划,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组织机构、职责、权限、工作流程和制度化的程序做出规定,从而实现管理目标,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第二,实施运行。策划所形成的计划、方案仅仅是写在纸上的东西,要将计划、方案变成现实,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否则就仅仅是一种愿望的陈述。为此,必须要将策划所确定的目标、方案变成具体的行动。第三,检查与纠错。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既定目标、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加强对方案运行过程中各种问题的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第四,管理评审。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情况进行评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第五,持续改进。对不合理的规划、目标、指标、考核办法、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5.健全和完善制度设计。有关主管部门应对现行制度进行清理,健全和完善制度设计。第一,对土地的计价规则和入账办法应做出明确的规定。高校与企业不同,高校的土地应该是固定资产而不是无形资产。教育部在1979年就已经做出明确规定。既然如此,会计制度也应当予以明确,将现有的土地经法定评估机构评估作价入账,账务记录为: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资产和基金同时增加,真实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第二,财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分类应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分类统一。第三,抓紧制定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考核指标,各高校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