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281083
大小:247.49 KB
页数:162页
时间:2018-07-05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识字(一)1一去二三里课型新授任课教师1教学内容简析本课是一首古代童谣,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学生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笔画“横”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辨别
2、“八”“入”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音乐磁带课时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复韵母(aieiuiaoouiu)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iyiwu)和三个音节(jiazuohua) 2.激趣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了的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说了些
3、什么?观察图画162 2.出示课题:有一首诗歌,说的就是这幅图。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不同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那些字?是怎样认识的
4、?(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学生) 4.教学生字 a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b摆一摆 人人动手,把12张字卡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一”至“十”是数字,“去”与“里”不是)。 全班交流。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课文的格式),请小朋友把12个“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把每一张字卡分别贴到相应的方格里)。 五、朗读感悟指名读课题学生理解“里”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
5、烟村”“亭台”“花”。学生轻声跟读学生自由读课文全班交流动手,把12张字卡分成两类摆一摆162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相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相机指导“一”的变调)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了解诗意。 (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 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 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 (3)请小朋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能用手势表示“
6、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 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还有什么问题? (5)男女生分别齐读。 课间活动:数数歌 六、认识田字格,知道书写“一” 1、认识田字格2、a谈话激趣: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我们叫它“田字格”,请学生说一遍“田字格”) b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3.指导书写“一”。 a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
7、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b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评后学生再写。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个人自由读,同桌相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交流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男女生分别齐读。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162 1.我会认 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我会记 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辨析“几、九”“云、去”“入、八”来记住“九”“去”“
8、八”。 入──捺在撇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