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理与自我激励

压力管理与自我激励

ID:9963120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7

压力管理与自我激励_第1页
压力管理与自我激励_第2页
压力管理与自我激励_第3页
压力管理与自我激励_第4页
压力管理与自我激励_第5页
资源描述:

《压力管理与自我激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压力管理与自我激励培训目标人们在今天的社会中正面临着越来越强烈的压力,竞争环境的恶劣,技术更新的加速,来自家庭的矛盾,职场人记得冲突,现代人越来越面临生活质量提高前提下的快乐感缺失,幸福感减少。我们该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本课程结合现代职场中人们所关心和焦虑的问题,通过训练和调整,使自身得以提升,面对压力,解决压力,塑造全新快乐自信的自己。主要内容压力管理情绪管理和心态管理潜意识认知及催眠技巧第一单元压力管理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如果没有及时的疏导宣泄,这些心理就会躯体化,影响生理健康。反过来,生理健康又

2、会决定影响心理健康,二者是彼此依附、互为因果的。关联词:心脏病、过劳死、亚健康、心力衰竭、心理危机。比如,心理学专用名词——心理衰竭。这种状况被描述成身体、情绪和心理上消耗已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将体验到持续的身心疲惫不堪、厌倦沮丧、悲观失望、失去创造力和生命活力,是身心健康的最严重后果。有调查显示,中国高级经理人有27%较高的心理衰竭水平。国家体改委公布的一个专项调查,中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上海社科院《社会科学报》公布了一份跟踪近10年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北京知

3、识分子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8——59岁降至调查时期的53——54岁,比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北京市平均寿命75.85岁低近20岁。而在上海地区,1994年调查的科技人员平均死亡年龄为67岁,较全市职业人群早逝3.26岁,其中15.6%发生在35——54岁的早逝年龄段。中青年知识分子的死亡率大约超过老年知识分子的两倍之多。造成这些病症、死亡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呢?压力释义人们一直生活在两种压力中。一是作用于躯体的物理压力。这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和躯体的感受。躯体能感受到的压力都是有形的,我们能够清楚的知道这样的压力的

4、来源、大小以及适应的方式。如大气压、地心吸引力、心脏压力等,这些压力维持生命形式。二是内在的精神压力,如生存竞争的压力,对危险和死亡的恐惧、人际压力、情绪与情感的压力等,这些压力保持人的警觉和合适的行为模式。精神压力就是各种刺激、事物,让人们产生的不同的心理感受。一般表现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三种方式。精神压力产生的根源随着社会发展的瞬息万变,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更趋激烈;社会的进步价值日益多元化,民主多元化,更多的几回合自由,多样的选择太多,人们的内心就会有冲突、焦虑、浮躁,压力由此产生。企业和

5、个人也只有不断适应变化进行调整和创新,才会抓住机会充满活力。因此,在未来的商业活动中,成功与否更多地需要依靠人们能否积极地应对变化所带来的压力。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带来的高竞争性和高挑战性,对于由此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要有足够心理准备。压力的特点1、压力的双重性一定程度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可以增强人们抵抗压力的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大脑和身体保持最佳状态。但超过人的承受限度时,它将对人的心灵、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压力具备两重性。压力处理得好,它会是一个完美的、令人兴奋的朋友;处理不好,它会是一个令你颓废敌人。2

6、、处理不当,伤害身心面对压力,我们可能会有意识地、主动地寻找一些措施来解决它。但是,我们对心理压力的处置也不完全是意识层面的。在压力大到我们的智力想不出好的应对方式的时候,压力就会渗透到潜意识层面。潜意识层面对压力的处置有一些悲观的味道。这种处置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心理症状来表达压力,这些症状包括我们所熟知的一些专业名词,如抑郁、强迫、恐惧、焦虑,情绪跌宕。潜意识层面另一种处理压力的方式就是躯体化。有很多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就是由心理因素导致的,如心脏疼,胃疼,高血压,胃溃疡,慢性头疼,等等。由于企

7、业外部竞争环境的急剧变化,工作压力急剧上升,如何面对精神压力已经是一个严峻不容忽略的社会问题。据悉,中国精神疾病负担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占中国疾病负担的20%。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精神疾病包括十大类近400种,中国现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万人,而心理疾病患者更多。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专家报告预测,目前全球共有精神病患者约4亿,是人类第二杀手,而焦虑病或过度焦虑,属于精神病科高发症,名列前5位。如何减压人类天生就能应付压力,甚至应对巨大的压力,只要压力持续的时间不是太长。因为如果压力太大,尤其是又持续

8、了很长一段时间,那么即使是最坚强的人,适应能力也会消耗已尽的。让适应力增强的不是压力本身,而是由压力到恢复、由压力到放松的轮流交替。我们应尽量增强对压力环境的抵抗能力、对不确定因素的抵抗力和适应性。我们不可能控制、取消所有的压力源,但可以支配我们的身心,减少更多的伤害。身心健康: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