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41471
大小:5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7
《山东省农业改革发展的经验、问题与应对策略——地方经济战略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东省农业改革发展的经验、问题与应对策略——地方经济战略研究论文山东省农业改革发展的经验、问题与应对策略——地方经济战略研究论文 摘要:山东省在改革发展中形成了许多成功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还必须进一步采取改革发展措施,促进农业发展。 关键词:山东农业;改革发展;基本经验 山东省农业改革发展不断深入并取得显著成效,对基本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探讨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对策,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 山东省农业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锐意改革与探索 山东省历来尊重农民
2、的首创精神,所有改革发展措施都坚持了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的根本路线。在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基础上,顺应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锐意改革,对于不利于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制度积极进行改革,对于不适合农业发展的政策积极进行完善,使农业改革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 (二)把维护和保障农民利益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革以来,山东省所有农业改革发展措施,都紧紧围绕增加农民物质利益展开。例如,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赋予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和剩余索取权,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生产决策和物质利益问题。进行税费制度改革、实行农业补贴政策,促进了农民增收
3、等。 (三)市场化取向改革贯穿始终并为农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进行市场化取向改革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是始终贯穿山东省农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条主线。所有农业改革发展措施都紧紧围绕这一主线来设计和实施,无不体现了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要求,并推动了市场化取向改革深化。市场化取向改革,反过来又为农业改革发展不断提供动力、注入活力。 (四)尊重客观规律,各项改革发展措施有机衔接、循序递进 改革以来,山东省深入研究和遵循农业改革发展规律.总体谋划,重点突破,有条不素地推进改革发展。各项改革发展措施既相互衔接、循序递进,又主线清晰、一
4、脉相承,使农业改革发展表现出明显的连续性、稳定性及逐步深化特点。 (五)善抓典型并依靠典型推动改革发展 山东省在农业改革发展中,尊重农民和基层首创精神,鼓励探索和创新,善于抓住和树立典型,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对成功典型进行宣传和推广。 二 当前山东省农业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业经营组织创新有待继续破题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建立起了基本符合农业特点及要求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的推行,完善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提高了农业组织化水平。但是,农业产业化也是建立在超小规模、高度分散农户经营基础上
5、并最终受到这一薄弱微观基础的制约,难以向纵深发展。所以,农业经营组织创新还必须继续破题。 (二)农业劳动者的低素质难以支撑现代农业的建立 农业劳动力农外转移具有积极作用,但农外转移的势动力大都素质较高,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力大都素质较低。显然,这种状况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建立。 (三)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有待加强 一方面农业研究投资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只有0.2%,只有发达国家的1/10,另一方面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投入明显不足且不稳定,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虽已达52%,但低于其他发达省份。 (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
6、需重塑 其一,县乡政府职能部门的社会化服务职能明显不到位;其二,集体“统”的服务职能也逐步削弱。其三.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明显不足,还很难承接各项社会化服务职能。 (五)财政,信贷对农业的支持有待加强 一是财政农业投入明显不足。山东省对农业的投入尽管不断增加,但仍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二是信贷投入不足。目前农户投资来自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比重很小。 三 山东省农业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进行农业经营组织创新 推行农业企业化是进一步进行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的有效形式。所谓农业企业化是指使农业微观
7、经营主体逐步按照企业特点与要求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根据山东实际,推行农业企业化应按照农业微观主体经营行为企业化和组织形式企业化两条线索、在企业化经营农户、农业准企业、农业企业三个层面上展开。 具体措施:一是成立农业企业化领导机构,制定发展规划,出台相关规定,二是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户企业化经营水平,三是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农业准企业和农业企业;四是深化相关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要素流转机制和市场。 (二)加快建立土地流转制度 各级政府要增加投入.建立土地交易场所和信息系统,积极培育信息服务、法律服务、技术经济
8、评估等中介组织,并加强规范和管理,要建立土地登记、合同管理、土地交易,土地评估等制度,并制订土地流转管理条例;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流转中的主导作用,不得随意进行土地行政性调整。 (三)完善农民培训体系 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