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台湾口述历史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台湾口述历史的发展过去讨论台湾口述历史的进行与刊布,都以学术单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以下简称近史所)为其嚆矢,而订在1959年12月;然而如果将口述访谈包括座谈会、座谈会记录(以第一人称表示)这一宽广的定义来看,则应以1952年台北市文献会成立后,以《台北文物》为其机关刊物,在翌年1月(1953.1,2/3)刊登《大稻埕耆宿座谈会记录》一文为最早。可惜此一工作在1956年以后即停止。此外早期的《台湾风物》也在1954年5月刊出《士林镇乡土座谈会》为第二篇。虽然如此,但因学术机构有专才、预算,因此学术机构对口述历史的
2、探讨虽较晚进行,但其规模成果却是地方文献机构、私人创办的杂志所难望其项背的。本文首先探讨台湾口述历史发展的两条路线:一是中研院近史所、台史所、国史馆、党(中国国民党党史会)、军(史政编译局)为主;另一条路线自始即以台湾本土人物为访谈对象,自台湾大学、各省县市文献会、文化中心(后改为文化局)乃至于文化工。而后者在解严后,其发展更为快速,以地方文史工作室为其主力。其次谈及台湾口述历史的推动给台湾各界尤其是史学界带来的影响。再次谈及台湾口述历史发展的趋势与面对的问题。 一、台湾口述历史的缘起与进行 (一)近史所既开风气又为先
3、 口述历史是藉受访者的叙述,保留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记录,它为社会变迁保留史料,也提供历史研究或直接运用在个人传记与地方史的书写中。台湾口述历史的发端与实践,都不能不由1957年中研院近史所郭廷以所长开始积极推动口述历史开始说起。 郭廷以所长认为只要每位重要人物都能留下一份详尽的传记记录,再与其他史料相对照,就能解决、澄清若干历史问题,遂在1959年10月拟订民国口述史访问大纲,于12月正式展开党、政、军重要人士的访谈。之所以在1959年展开这项工作,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1949年来台重要人士,有部分已退出政坛,有足够的
4、人物可以选择;第二,中华民国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到1945年抗战胜利,可说历经了15年战争,因而史料征集及历史书写两相缺乏,有待补充;第三,受到欧美各国口述历史发展的影响,其中受到美国的影响较大。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最早进行相关口述历史研究的大学,而该校东亚研究所的韦慕庭(C.MartinWilbur)、何廉(FranklinL.Ho)等教授,已在1958年进行中国口述历史计划,访问因国共内战而迁徙美国的李宗仁、孔祥熙等中国重要的政经人物。 不过郭廷以所带领的口述历史与当时口述历史的潮流和台湾社会的变迁未能完全
5、符合。首先是口述历史之所以在欧美产生,最主要的是替没有书写能力或不识字的弱势个人、族群发声,记录他们的历史。但近史所一开始就定格在重要当事人、军政、外交、经济、文化、社会重要人士,反而是为强者发言;其次访谈对象丝毫未把台湾人放入访谈名单,只重视迁徙来台、过去曾闪亮一时的政、军人物。经过近史所的提倡与实际进行,自1959年开始,经过一年多的日子,共访问了11人,到1960-1962年乃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各自进行中国重要人物的口述访问计划;此后10年间(1962-1972)接受美国LuceFoundation资助,成稿4
6、80万字。这是该所发展的第一阶段之历史。由于当时政治上未解严,受访者个人尚有顾虑,因此出版的脚步异常缓慢,直到1982年台湾第一本口述历史专书《凌鸿勋先生访问记录》才出版;也由于未能在较合理(尽早)的时间出版,反而使得早期从事的口述史不再新鲜;另一个原因是当事人已过世,难以找到合适的出版授权人,导致不少这时完成的访谈记录不能出版。 近史所第二阶段的口述访谈于1984年展开,所长吕实强为加强征集史料,成立了口述历史组迄今。这一阶段不论是访谈者、受访谈人还是访谈的形式、出版的状况都有明显的改变。在访谈者来说,不再如前期委托所
7、外人士进行,而是由所里同仁组成团队,或由同仁找院外的合来进行;在受访者方面,不仅不再局限于军、政人物,反而扩大到教育、经济、企业史及相关领域的杰出人士,也开始为弱势者发声,或对政治受难者做大规模的访谈。此外在访问形式上也有了突破,此即原来都是个人生平式的访谈(即将受访者自从有记忆起一直到访问当时的事情都记录下来),改为以专题式的为多。比如《都市计划前辈人物口述历史》、《东北道德会相关人物》等访谈,亦即以某一共同主题为主。往后的专题,大半配合访谈者的研究计划,如《唐荣铁工厂相关人物访谈记录》、《台南帮企业相关人物》、《日治时
8、期在满洲的台湾人》;在出版方面,为了及时出版,也在短短20多年内出版口述历史专书100多本,诚然是非常亮丽的成绩。本期在经费上,还有来自委托单位如台湾高速铁路建设相关人物就是委托案。经由这些委托案,结合更多对口述史有兴趣者的加入,就近史所本身而言,也是个扩大领域、接触社会的好机会。 除了出版专书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