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社会向民法社会的转型以及民法学术的转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社会向民法社会的转型以及民法学术的转型法学研究2011年第6期研究方法的转变将带来观察中国社会现实的新视角,从而引发研究材料的更新和新结论的形成.我们十年来的田野调查发现:在农村土地法律制度中,由于学界普遍主张应当从以"所有"为中心向以"利用"为中心转化,我国物权法研究和农村土地问题立法一直将注意力放在农地利用制度的设计上,这无形中阻碍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建构.而政府行政权力的介入严重干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正常运行,使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归属产生了认知上的错误,即将集体土地所有权理解为国家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不完善,其主体缺位,权利缺失,加之集体土地
2、所有权行使主体沾染的公权力属性的影响,致使土地征收中农民无法以其土地所有权的组织形态对抗公权力的滥用.同样,因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未能理顺,农村集体经济难以有效实现,无法为其社会功能(为成员的生存,养老和医疗,教育提供社会保障,为本集体提供基本的水利设施,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等)的发挥奠定物质基础.调查中还发现,尽管当前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土地的分散经营,但农村土地的统一经营模式一直没有消失,而且几乎都实现了集体与农民利益的双赢.然而这一实践未能得到法律构有效规范与指导,可能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可以说,我们在对长期调查获得的大量样本进行定量分析后得到的
3、新素材,在启发与拷问着学者,立法者和司法者.由于问卷调查是对大量样本的少数特征作精确的研究,很难获得社会现象背后沉淀下来的信息,容易忽略深层次的原因和具体的细节;同时,社会现象错综复杂,因素众多且难以控制,因而很难确立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在中国民法学的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须结合定性研究方法,而且要依靠研究者本人对现象本质和行为意义的理解.例如,我国"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与耕地,草地,林地承包经营分别3O年,5O年,70年不变的法律制度虽然一脉相承,但农民认为这样有违公平,并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十分欠缺的状况下强烈要求调整土地.对此,我们研究形成了实现中国土地
4、承包经营权调整与物权法定协调应分步走的立法思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把握,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总之,以通过定量方法获得的材料为基础,结合定性方法获得的材料,将为中国民法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素材.它们至少增强了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洞察与把握,撞击甚至改变着我们的固有主张和僵化思想,这或许也成为民法学研究转型的信号.中国社会向民法社会的转型以及民法学术的转型孙宪忠(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现实中"民法社会"的出现,以及从民法视野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批评,成为当前法思想界的特征,也成为民法自身发展以及导致整个中国法学发展的动力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
5、国社会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巨大改变,这就是民法社会的产生.民法社会是完全依社会民众意思自治的规则运作,公共权力不予干涉的社会空间.改革开放之前甚至到改革开放初期相当长一段时问里,民众意思自治的社会空间几乎完全被压缩,社会经济活动更不存在由民众意思自治来决定的可能.现在我们可以发现,这个由社会民众意思自治的社会空间已经从婚姻家庭领域发展到了社会的经济生活领域,而且这个领域的范围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立法已经承认了这样的现实,公共权力已经无法干预这个领域.民法社会出现之后,这个社会的主体已经提出了强大的权利要求.近年来对于中国现实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公共权力社会总有一种评价标准,但
6、是民法社会却基本上总是持有不同立?24?中国法学研究之转型场,采用不同分析方法,给出不同答案.民法社会已经出现而且获得了牢固的根基,广阔的社会空间和强烈的社会认同.这一点对于中国已经进行和将要进行的民法立法以及法律的贯彻实施意义显着,对其他法律也可能发生冲击.在民法社会出现而且形成比较统一的认同的时候,民法学本身对此要有及时的反映,至少是要及时总结其中的思想轨迹,而且要对民法学知识体系本身的分析方法以至基本观念作出适当的调整.在我看来,民法社会在我国出现的基本面是积极的,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是民众权利得到保障的体现.从社会的治理者也就是掌握公共权力的机构和个人的角度看,他们
7、的行为总是受到民法社会的评价甚至是批评,会让他们不习惯甚至不耐烦.但这恰恰是社会的进步.民法社会的一些诉求必然要对我国主流的法律知识体系形成冲击,集中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法律制度的基点如法权产生观,社会平等观以及从苏联引人的,曾经占据主流意识形态的法律观念,必然受到民事权利自然正当观念的冲击.其发展演化的趋势必然会使得民事权利受到最大尊重.现在我国在这些方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迹象.其次,民众对于民权(包括民事权利在内)的诉求必然要不断地扩展到各种具体的法律制度之中,改革开放之前甚至改革开放初期建立的涉及民众权利的制度都会受到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