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631824
大小:1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3
《粤教版选修《马致远散曲二首》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作者介绍马致远(约1250—1321),名不详,字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宪宗、元世祖时期,有建功立业的抱负,曾奔走求仕。成宗时期参加“元贞书会”,与艺人为伍进行戏剧活动。曾任江浙省务提举,后退隐。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马致远,曾朴,)之一,贾仲明[凌波仙]吊曲说:“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马致远作杂剧15种,今存7种。散曲有小令115,套数16,残套7。在整个元代,他是个多产作家,其散曲声誉极高。朱权《太和正音谱》说其曲“不可与凡鸟共语,宜列群英之上”,被推为元曲家第一。二、课文教
2、学【双调·寿阳曲】 山市晴岚 1.基本解读此曲用极为简练的笔墨,描绘一幅色彩绚丽、景色秀美、充满生机的山间暮景,表现了曲家恬淡平和、向往宁静的心态。(主旨)“花村外,草店西”:开句切人题目中的“山市”。“花村”指山花烂漫的山村。“草店”指山野小店(即“市”的象征)。其中的“外”和“西”,把视野放宽,不只是写“花村”和“草店”本身,而是写更宽阔的自然风光。“晚霞明雨收天霁”:“晚霞明”写山市上空景象——一片清新通明,霞光万丈。“雨收天霁”紧扣题目“晴”字,写出明丽的晚霞并非一般之明丽,而是雨过天晴后的通明透丽。“四围山一竿残照里”:紧接着“晚霞”,
3、更具体地写出夕阳与山的一竿之距。“锦屏风又添铺翠”:山与雾气(晴岚)连成一片,使“锦屏风”般的“四围山色”铺翠添碧,更加鲜艳迷人。2.鉴赏要点层层描景,使山市晴岚景象鲜明突出。此曲题为“山市晴岚”,从曲中画面看,作者所写的是以“山市”为背景的“晴岚”。“花村外,草店西”首先展现的是“山市”,是鲜花盛放的村庄与商业性的草店。第三句“晚霞明雨收天霁”所写的是视觉中的山市景象。其中虽有雨过天晴的描写,但尚未直接写晴岚,只是为晴岚的描写铺垫。第四句写残照中的四围山色,其中虽有晴岚在,但未直接写出。直至第五句“又添铺翠”出现,作者才把晴岚及其造成的景致和盘托出。
4、以“又添铺翠”这样的点睛般句子煞尾,使“山市”与“晴岚”的意象都鲜明地呈现了出来。景物描写中体现了作者的心态。此曲虽重在写“晴岚”,但并非只写晴岚,还有草店、晚霞、酒旗、山色等。真是一笔一景,曲中有画。从这大自然的化工之美中,见出曲家恬淡平和、向往宁静的心态。 3.问题探究马致远以“潇湘八景”为题写了八首小令,题目分别为:山市晴岚、远浦帆归、平沙落雁、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江天暮雪、洞庭秋月。《山市晴岚》一曲所写的是山村傍晚的美丽风光:雨过天晴,山村映照在落日余晖中;晚霞作衬,雾气轻飚,四周群山像锦绣屏风般的迷人;眼前的草店与村落,与其
5、他景象连成一体,构成一幅和谐清新、恬静秀丽的“山市晴岚”图。 4.相关资料 马氏的散曲写得清俊,写得尖新,颇像苏轼评陶渊明所说的“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作风;又像以淡墨秃笔作小幅山水,虽寥寥数笔,而意境无穷。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作家出版社1954年版) 【双调·拨不断】 1.基本解读 这首小令以前朝历史为见证,否定功名霸业,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主旨) “布衣中,问英雄”:曲的开头即以布衣中人向称王称霸的“英雄”发问。 “王图霸业成何用”:称王称霸、建功立业有什么用处?如果单从这一句看,显然有虚
6、无甚至消极的情调,不过,从元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心态看,这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对现实的否定。 “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这两句出自唐代诗人许浑《金陵怀古》。意谓:昔日繁华的六代宫殿,如今满目禾黍,且千官的坟墓都长满了楸梧。 “一场恶梦”:这是对“王图霸业”的彻底否定,说那不过是一场噩梦。 2.鉴赏要点 准确理解此曲的思想内容。马致远的《双调·拨不断》是一组由五首小令构成的组曲。“布衣中”一曲的要旨是否定现实生活中的功名意识。在作者眼中,功名之大无过王图霸业,而王霸之业、青五地位又有何用呢?不也落得个残官禾黍、荒冢楸梧的结局?
7、这种从感叹功名难遂,到否定功名霸业'应该是作者看破红尘、官场失望后的意识提升。 从诗歌艺术角度看,用远近高低的楸梧荒冢,作功业无凭的证据,既形象具体,又寄意深远。其中化用唐人诗句不着痕迹,自然贴切,颇具艺术功力。 三、[鉴赏·探究·练习]讲解 1.第一题 命题意图:把握曲中的景物描写,以及这些景物描写的功用。 参考答案:除重点写“晴岚”外,曲中还写花村、草店、晚霞、山色等。这些景色的作用、共同构成一幅井然有序、恬静清新的“山市晴岚”图。 2.第二题 命题意图:理解本曲咏史讽今的主要特色。 参考
8、答案:本曲通过否定在封建社会具有最高地位的‘‘王图霸业”,从而体现对现实功名地位之否定。曲中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