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概论(第2版)》课件单元3

《国际贸易概论(第2版)》课件单元3

ID:83198977

大小:328.25 KB

页数:79页

时间:2023-08-10

上传者:158****2218
《国际贸易概论(第2版)》课件单元3_第1页
《国际贸易概论(第2版)》课件单元3_第2页
《国际贸易概论(第2版)》课件单元3_第3页
《国际贸易概论(第2版)》课件单元3_第4页
《国际贸易概论(第2版)》课件单元3_第5页
《国际贸易概论(第2版)》课件单元3_第6页
《国际贸易概论(第2版)》课件单元3_第7页
《国际贸易概论(第2版)》课件单元3_第8页
《国际贸易概论(第2版)》课件单元3_第9页
《国际贸易概论(第2版)》课件单元3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概论(第2版)》课件单元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第三单元对外贸易理论及政策

1英国的自由贸易与美国的贸易保护思考:什么是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导入案例

2导入案例英国在工业生产上的世界第一地位在19世纪末被美国所取代。美国在1776年独立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但在19世纪上半期就广泛发展起了使用机器的工业化生产,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内战之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工业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到19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工业生产已经跃居世界首位,而到1913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已经占整个世界工业生产的36%。在这样高速的工业发展过程中,美国一直实行着高额的保护关税。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英国转向自由贸易政策的19世纪20年代,美国开始真正实行培植本国制造业的保护关税政策。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已经实行了进口关税接近于0的自由贸易政策,美国却在1857年的大恐慌之后转而不断提高保护性的关税。在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前期,美国都是以高关税保护本国产业的代表。

3知识目标1.了解贸易政策的类型、贸易政策的影响因素。2.熟悉贸易政策的演变。3.掌握自由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能力目标1.能运用所学知识对世界各国贸易政策进行评判2.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国际贸易动态进行评析3.能正确理解保护贸易的发展趋势本章学习目标

4重点1.自由贸易理论2.保护贸易理论难点1.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2.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解本章重点难点

5一、重商主义贸易理论(一)早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16世纪中叶,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威廉·斯塔福,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即重金主义),主张采取行政手段,鼓励商品输出,禁止货币输出,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单元知识一古典保护贸易理论

6早期的重商主义又称为重金主义,其理论基础是货币差额论。重金主义主张采取直接的强制措施来取得和保存金银,鼓励金银的输入,不许金银输出,尽量把金银货币留在国内。在对外贸易上,原则上是多卖少买,甚至不买,主张限制进口,鼓励出口。

7(二)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是重商主义的第二阶段,即晚期重商主义,其中心思想是贸易差额论,强调多卖,代表人物为托马斯·孟。认为只要在贸易中始终保持顺差,即出口大于进口,就会增加一国货币存量,从而增加一国的财富。

8晚期的重商主义是名副其实的重商主义,其理论基础是由货币差额论发展为贸易差额论。晚期的重商主义认为,要使国内的金银货币增加,必须发展对外贸易,使贸易出现顺差,因而在政策上应采取各种办法鼓励出口商品生产,用给予奖金或补贴的办法鼓励扩大出口,同时实行关税保护制度,限制外国消费品进口,以保持对外贸易的顺差,促使金银的流入。

9晚期的重商主义与早期的重商主义的区别:早期的重商主义采取直接管制金银的输出,而晚期重商主义采取管理货物的进出口手段;早期重商主义注重微观贸易顺差,即刻板的要求每宗交易都保持顺差,而晚期重商主义注重宏观贸易顺差,主张保证全国总体贸易有顺差,不反对个别国家的贸易有逆差。早期的重商主义与晚期的重商主义共同点:二者都强调对外贸易顺差的重要性,都主张保护贸易政策,通过奖出限入,实现贸易顺差,达到金银流入,增加财富的目的。

101.晚期重商主义也称贸易差额论,主要政策主张是()。A禁止货币出口B禁止贵重金属外流C奖出限入,对外贸易出超D由国家垄断全部货币贸易

11(三)重商主义评价在历史上重商主义曾起过进步作用,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但它们只是简单地描述社会的表面现象,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探索只局限于流通领域,而未深入到生产领域,因而其理论是幼稚的,不科学的.

12(一)保护幼稚工业论简介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等先进工业国打着亚当·斯密自由贸易大旗,杀气腾腾涌入美国、德意志经济领域,强烈冲击这些国家民族工业。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最初于18世纪后半期由美国独立后的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19世纪中叶德国的史学派先驱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对保护幼稚产业学说加以系统化。认为幼稚产业需要保护。二、保护幼稚工业论

131776年,美国宣告独立,当时摆在美国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继续向英、法等国出口农产品,换回他们的工业品,这种贸易格局有利于美国南方种植园主,但不利于美国北方工业制造业的发展;一是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的工业,减少对外国工业品的依赖,这是美国北方工业资本家的要求。结合当时的情况,美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产业革命进行的比较晚,工业基础薄弱,其产品无法与英国竞争,因此,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实行保护贸易政策。1791年,美国当时的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制造业的报告》,在报告中明确表达了他的保护贸易的理论观点。

14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7—1804年),美国经济学家、联邦党领袖之一,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也是宪法的起草人之一,他是财经专家,是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他就是因政党恶斗导致「决斗」而丧失生命的知名政治人物。1757年1月11日诞生于英国所属两印度群岛的尼维斯岛一个苏格兰人家庭。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历史上的今天TodayOnHistory.com)汉密尔顿担任华盛顿的参谋部副官,他指挥的约克敦战役取得胜利。战争结束后,他在纽约从事律师职业并成为纽约州议会的议员。1787年制宪会议的代表,1789年第一任财政部长,提出一系列发展国家经济的措施。如偿还债务,批集资金,增加同家收人,建立合众银行,稳定国家的财政、金融和信用等。

1519世纪中叶德国的史学派先驱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对保护幼稚产业学说加以系统化。李斯特对亚当·斯密提倡的自由贸易理由非常清楚,它反映的是英国作为先发国的利益;德国需要贸易保护,因为它处在后发的位置上。如果按部就班跟着走,只能永远为英国伐木或者牧羊,成为被掠夺的对象。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一个落后国家如果没有保护,要想成为新兴的工业国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些国家的工业很多都是幼稚工业,还没有走向成熟,羽翼未丰,经不起先进国家廉价商品的冲击。只有对其中一些有前途的工业进行保护,才能使它们尽快地成熟起来,参与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这就好比一只雏鹰,必须经过精心的哺育,才能展翅高飞,搏击风雨。

16李斯特认为,斯密指出:“在这种情况(自由贸易)下,整个英国就会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工业城市。……最上等的美酒就得供应英国,只有最下等的劣酒才能留给自己,法国至多只能干些小型女帽业那样的营生。德国看来对英国世界没有什么别的可以贡献,只有一些儿童玩具、木制钟、哲学书籍等,或者可以有一支补充队伍。他们为了替英国人服务,扩大英国的工商优势,传播英国文化,牺牲自己,长途跋涉到亚洲或非洲的沙漠地带,就在那里沦落一生。”

17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一生串连着一系列的失败和困苦。1819年,由于组织旨在统一德国经济的全德工商联盟受到迫害,被迫辞去蒂宾根大学教授职务,并被解除其他政府公职。1820年,担任市议员期间,由于提出激进的民主改革主张,被以“煽动闹事,阴谋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判处10个月监禁。为了彻底摆脱这个危险分子,政府同意他移居美国。1832年,李斯特回到欧洲参与莱比锡—德累斯顿铁路建设工程,他希望通过建立全国铁路系统推动德国经济的统一。1837年,李斯特在美国的矿山在美国的银行危机中破产了,李斯特陷入生活困境中。1841年,李斯特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幼稚工业保护论”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这对力主贸易保护主义的李斯特是一个打击。1846年11月30日,李斯特在一个小镇开枪自杀,结束了57岁的生命。

18(二)保护幼稚工业论评价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不仅对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为经济较落后的国家指明了一条比较切合实际的国际贸易发展道路,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91.李斯特认为,处于农工阶段的国家应采取的贸易政策是()。A自由贸易政策B保护贸易政策C管理贸易政策D超保护贸易政策

2018世纪末,欧洲新兴的工业资本超过商业资本开始占据统治地位后,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自由贸易理论和政策便应运而生。这场斗争中,古典经济学派取代了重商主义的经济理论,从哲学和经济理论上批判了重商主义,鼓吹自由贸易。

21一、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介绍绝对优势理论是最早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创立。“绝对优势理论”的核心是为了更多地增加国民财富,一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进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劣势,即外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单元知识二自由贸易理论

22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JohnDouglas)的女儿。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格拉斯哥大学苏格兰求学,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50年后,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而后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1787年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荣誉校长,也被任命为苏格兰的海关和盐税专员。亚当·斯密于1790年7月17日与世长辞,享年67岁,在去世前将自己的手稿全数销毁。

231776年正是英国资本主义的成长时期,英国手工制造业正在开始向大工业过渡,英国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残余的封建制度和流行一时的重商主义的限制政策的束缚。处在青年时期的英国资产阶段,为了清除它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正迫切要求一个自由的经济学说体系为它鸣锣开道。《国富论》就是在这个历史时期,负有这样的阶级历史任务而问世的,此书出版以后,不但对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产生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没有任何其他一部资产阶级的经济著作曾产生那么广泛的影响,有些资产阶级学者把它奉为至宝。

24(二)绝对优势理论举例

25美国航空航天产业2012年出口额高达955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逾100亿美元。其中,商用飞机、引擎及其他零件的销售占产业整体出口额的88%。美国飞机制造业之所以如此发达,与美国军工产业的发达是密切联系的!飞机的发展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战争推动的!战争对空中力量的需求推动了飞机制造业的发展,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商,其飞机制造业功底可见一斑。第二个方面是美国国内的需求庞大,各州之间贸易密切,庞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空中运输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美国飞机制造业的发展。第三,不得不考虑美元的国际地位,由于美元是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结算货币,因此,各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所以,选择飞机时往往更多的考虑美国的波音。

26(三)绝对优势理论评价在现实社会中,有些国家比较发达,有可能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些国家可能不具有任何生产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但是贸易仍然在两类国家之间发生,而斯密的理论无法解释这种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

271、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A先天有利的自然禀赋B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C要素的丰缺程度D产品的比较优势E劳动力的技术熟练程度

28(一)比较优势理论介绍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二、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29(二)比较优势理论举例

30大卫·李嘉图生于犹太人家庭,父亲为证券交易所经纪人。12岁到荷兰商业学校学习,14岁随父从事证券交易。1793年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25岁时拥有200万英镑财产,随后钻研数学、物理学。1799年读亚当·斯密《国富论》后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参加了当时关于黄金价格和谷物法的讨论,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9年选为上议院议员。

31(三)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评价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不仅论述了国际贸易能够互惠互利,而且阐明这种国际贸易利益具有适用于所有国家的普遍意义。更重要的是,他指明了取得国际贸易利益的关键所在,那就是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这是其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思想。

32事实上,中国的田忌赛马故事也反映了这一比较优势原理。田忌所代表的一方的上、中、下三批马,每个层次的质量都劣于齐王的马。但是,田忌用完全没有优势的下马对齐王有完全优势的上马,再用拥有相对比较优势上、中马对付齐王的中、下马,结果稳赢。

331、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里昂惕夫;D、保罗·萨缪尔森2、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亚当·斯密;B、大为·李嘉图;C、里昂惕夫;D、保罗·萨缪尔森

341.假设英国生产每单位酒需要劳动人数比美国少40人,生产每单位呢绒比美国少10人,则下列错误的是()。A英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B英国在呢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C英国在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D美国在呢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351、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人劳动一年,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年,则()。A、B国同时生产X、Y产品,A国不生产B、A国生产Y产品,B国生产X产品C、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D、A国同时生产X、Y产品,B国不生产

36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了指出,()。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际可以从没有这获利更多D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2.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主张的国际贸易政策是()。A管理贸易政策B自由贸易政策C保护贸易政策D超保护贸易政策

37(一)要素禀赋介绍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认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因而应出口的产品,是他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一国的比较劣势产品,因而应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三、要素禀赋说

38伊·菲·赫克歇尔(EliFHeckscher,1879-1959),瑞典人,生于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897年起,赫克歇尔在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University)跟耶尔纳(Hjarne)学习历史,跟戴维森(Davidson)学习经济,并于1907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曾任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的临时讲师;1909年-1929年任经济学和统计学教授,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贸易理论最重要部分-要素禀赋论就是他和他的学生贝蒂·俄林(BertilOhlin)最早提出来的,并命名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定理)。此后,因他在科研方面的过人天赋,学校任命他为新成立的经济史研究所所长。他成功地使经济史成为瑞典各大学的一门研究生课程。

39(二)要素禀赋理论评价要素禀赋学说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直观判断一国比较优势的方法,对一国制定产业政策、贸易政策都有指导意义。生产要素禀赋论关于国际贸易可以代替生产要素流动,弥补要素禀赋差异的观点,对于各个国家特别是资源小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实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0我国的要素禀赋我国是劳动密集型国家,现在总人口13.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0%。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包括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产品,还包括家用电器、一般机械等许多机电产品的劳动密集型区段(如切割、焊接、装配、检测等),这些既密集使用劳动,又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正成为我国出口的主导产品。

411、一国拥有充裕的资本要素,所以该国应该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进行对外交换,这种说法来自()。A.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B.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C.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D.林德的需求相似论

421.本国生产1吨钢需要10单位劳动和5单位土地,生产1吨小麦需要2单位劳动和4单位土地,同时,本国劳动和土地的总供给量均为100单位。外国生产1吨钢需要的劳动和土地投入量为本国的一半,生产1吨小麦的劳动与土地的投入量同本国一样,外国土地和劳动的供给量分别为100和110。  (1)判断本国钢和小麦各为什么密集型产品?  (2)判断外国钢和食品各为什么密集型产品?  (3)依据要素充裕度标准,判断本国与外国各为什么类型的国家?  (4)依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本国与外国的生产优势分别是什么?它们可能的进出口的商品是什么?

431929年10月24日“黑色的星期四”。这一天,纽约股票市场抛出1300万股,超出正常标准的100万股以下,开盘第一个小时内,股市就猛烈下跌。灾难性的市场崩溃形式已经不可阻挡。10月29日抛出股票多达1650万股,成了最糟糕的一天,标志着经济大危机时期的开始。从10月24日到12月底,纽约市场股票价值总共下跌了450亿美元左右。美钢股票1929年最高点是261,1932年跌到21。1928年美国发行的有价证券共13亿美元,到1933年只有160万美元。1929-1933年美国破产的银行共10500家,占银行总数的49%。个别大资本家也难逃破产的厄运。芝加哥的英萨尔当时身兼85家公司的董事,65家公司董事长,11家公司经理,拥有150家共用事业企业,雇员5万人,掌握证券高达30亿美元,破产后逃亡法、意、希、土等地。大危机使失业人数达有史以来的创记录水平,失业率高达24.9%。1932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与1929年相比,下降了46.2%。危机期间美国的机床制造业下降了80%,生铁下降了79.4%(倒退了37年),钢铁下降了75.8%(倒退了28年),汽车下降了74.6%,采煤量下降了40.9%。最严重时汽车的开工率只有5%。企业倒闭数在13万家以上。大危机迅速蔓延成为世界规模的农业危机,它涉及到谷物、畜牧、林业等技术作业部门。大危机期间,美国的农产品价格指数下降了56%,农民总收入下降了57%。在大危机的打击下,国民收入大幅度下降,美国减少了54.69%。就全世界来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和政治大危机,它很快向欧洲、北美、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蔓延,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这次危机前后持续4年,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价值2500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物质损失还多800亿美元,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额缩小到1919年前的水平,成为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世界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44一、超保护贸易理论(一)超保护贸易理论简介超保护贸易理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提出的的国际贸易理论。凯恩斯主义提倡国家干预国际贸易,大力推动出口,抑制进口,保持外贸顺差,并主张将贸易顺差与就业理论联系在一起,主张采取干预手段,以增加有效需求,扩大就业。单元知识三现代贸易保护理论

45凯恩斯是英国经济学家,因开创了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称著于世,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资本主义的救世主”。1883年6月5日生于英格兰的剑桥,14岁以奖学金入伊顿公学(EtonCollege)主修数学,曾获托姆林奖金(TomlinePrize)。毕业后,以数学及古典文学奖学金入学剑桥大学国王学院。1905年毕业,获剑桥文学硕士学位,从师马歇尔和庇古攻读经济学。1906年以第二名成绩通过文官考试,入选印度事务部。任职期间,为其第一部经济著作《印度通货与金融》(IndianCurrencyandFinance,1913)作了大量研究准备工作。1909年以一篇概率论论文入选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另以一篇关于指数的论文获亚当斯密奖。

461919年初作为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出席巴黎和会。同年6月,因对赔偿委员会有关德国战败赔偿及其疆界方面的建议愤然不平,辞去和会代表职务,复归剑桥大学任教。不久表明其对德国赔偿问题所持看法的《和平的经济后果》(TheEconomicconsequences,1919)一书出版,引起欧洲、英国及美国各界人士的大争论,使其一时成为欧洲经济复兴问题的核心人物。1944年7月率英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布雷顿森林会议,并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的英国理事,因心脏病突发于1946年4月21日在索塞克斯(Sussex)家中逝世。因其深厚学术造诣,曾长期担任《经济学杂志》主编和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长,1929年被选为英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晋封为勋爵,1946年剑桥大学授予其科学博士学位。

47(二)超保护贸易理论评价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之后,各国相继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改变为奉行保护政策,强化了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改变了经济大萧条立场,进而赞同超保护贸易政策,并积极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48二、新贸易保护主义(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介绍1、福利经济学以庇古为代表的旧福利经济学家认为,单靠自由竞争不能达到最大的国民收入量,需要国家干预。希克斯等人指出增加一部分人的福利的同时可能意味着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为此,新福利经济学提出补偿性原则,即增加社会福利允许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只要增加的福利在补偿损失之后还有剩余。

492、地区主义新贸易保护理论蒂姆·朗和科林·海兹认为自由政策存在着自身固有的缺陷,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后,既可以利用本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福利,又可以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结构中的不利地位,同时也可以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503、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为借保护环境为名来限制商品的进口。其主要论点是:由于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采取保护措施,限制对环境产生威胁产品的进口。

51(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评价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直至90年代,非关税壁垒代替关税壁垒成为各资本主义国家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这与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强化贸易限制紧密相关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为发达国家摆脱“滞胀”困境,转嫁经济危机服务,它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使南北矛盾更加突出,为世界各国实施贸易保护提供合理借口。

52新贸易保护主义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贸易自由化倾向的反省,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期间,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两次经济危机,经济出现衰退,陷入滞胀的困境,就业压力增大,市场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在战后贸易自由化中起领先作用的美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日益面临着日本和欧共体国家的挑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贸易顺差转为逆差,且差额迅速上升。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一方面迫使拥有巨额贸易顺差的国家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则加强对进口的限制。因此美国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策源地。美国率先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引起了各国贸易政策的连锁反应,各国纷纷效仿,致使新贸易保护主义得以蔓延和扩张。

53新贸易保护主义不同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其表现出以下鲜明的特点:第一,贸易保护措施由过去以关税壁垒和直接贸易限制为主逐渐被间接的贸易限制所取代。发达国家求助于关贸总协定的免责条款,即为了保护本国暂时性的国际收支平衡或为了避免进口国国内工业受到大量进口的严重损害等,从本国的需要和目的出发,重新进行贸易立法的解释,设置进口限制,并且越来越倾向于滥用反补贴、反倾销这些所谓的维持“公平”贸易的武器,来削弱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其他出口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方面的优势,阻挡发展中国家的进口。

54第二,贸易政策措施朝制度化、系统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贸易保护制度越来越转向于管理贸易制度,不少发达国家越来越把贸易领域的问题与其他经济领域的问题,甚至包括某些非经济领域的问题联系起来,进而推动许多国家的贸易政策明显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第三,其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双边和多边谈判与协调成为扩展贸易的重要手段。第四,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性贸易壁垒,实行区域内的共同开放和区域外的共同保护。

55三、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代表人物:布兰德(Brander)和斯宾塞(Spencer)、克鲁格曼(Krugman)战略性贸易理论断言:“积极贸易政策”比自由贸易政策更有益于国家。政府应当支持和保护产生租金、并被认为对国际竞争具有战略价值的工业部门。

56代表人物克鲁格曼(Krugman)提出,他认为在寡头垄断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利用关税和其它贸易政策对市场的保护,不但可以夺取垄断租金,还可以充分发挥国内企业的“边干边学效应”,促进产业发展和壮大,最终“国内产品可潮水般涌向国外市场。

57保罗·克鲁格曼1953年出生于纽约长岛,犹太人,毕业于耶鲁大学经济学专业;1977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先后在耶鲁、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任教,1991年年轻的克鲁格曼获得被视为诺贝尔奖重要指针的美国经济学会克拉克奖;2000年任普林斯顿大学公共事务和国际事务学院经济学教授。克鲁格曼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主要代表作有:《期望减少的年代》、《亚洲奇迹之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流行国际主义》、《国际经济学》、《大破解》、《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等。

58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战略性贸易政策20世纪80年代,基于国家介入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脱颖而出,对自由贸易主义的现实意义提出质疑。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家们强调的不完全竞争,认为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决定了政府在对外贸易政策上要根据市场结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这种战略性贸易政策就是,政府借助不同的政策行为改变或支持本国企业的战略行为,并影响外国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战略行为,使对外贸易朝着有利于本国获得最大限度利润的方向转变。

59战略性贸易政策不是一种单纯的贸易保护政策,它有时还表现为自由贸易政策主张,是战略性进口政策、用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政策和战略性出口政策三者的统一。按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观点,只要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政府就要干预对外贸易,干预的目标不再是贸易收支的顺差,而是本国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或利润。在这种利润动机的支配下,政府可能支持少出口,甚至多进口。因此,战略性贸易政策不是一个单纯的贸易保护政策,而是一个使本国利益最大化的政策。该政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是一个针对不同产业或行业所实施的贸易政策,而不是一个宏观性的总体贸易政策。这一点与幼稚产业保护政策有类似之处,但与凯恩斯主义的贸易政策有明显的差异。

60从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可以看出,历史上具有主导作用的贸易政策理论主要有五个方面:重商主义贸易保护;完全竞争基础上的自由贸易;幼稚产业保护贸易;凯恩斯主义贸易保护、新贸易保护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由于自由贸易政策并没有在根本上被各个保护贸易政策彻底否定或代替,所以它应该是一个一直伴随国际贸易发展的政策,而其他四种贸易政策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过。其中,单纯的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已经成为历史;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在发达国家经济萧条时期还不断地被人们想起并启用;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一直是作为发展中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政策选择;而战略性贸易政策也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制订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参考。

61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经济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刘易斯·威尔士和雷蒙德·弗农。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产品创始阶段: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市场,并通过出口贸易的形式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2、产品成熟阶段:厂商先到技术水平较接近,劳动力素质较好,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并与本国需求类型相似的国家建立分公司,就地生产、销售,及向其他国家出口。3、产品标准化阶段:厂商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转让其标准化技术,转而从国外进口该产品。单元知识四对国际贸易进行解释的其他理论

62雷蒙德·弗农是美国经济学家,二战以后国际经济关系研究方面最多产的经济学家之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者。雷蒙德·弗农(RaymondVernon)1931出生,是美国二战以后国际经济关系研究方面最多产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有着二十年在政府部门任职的经历,还在短期内从事过商业。从1959年开始,他在哈佛大学任教,是克拉维斯·狄龙学院的国际问题讲座教授。

63二、技术差距理论技术差距论认为,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工业品贸易,有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以技术差距的存在为基础进行的。通过引入模仿时滞的概念来解释国家之间发生贸易的可能性。三、需求偏好相似论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偏好相似理论认为国家之间需求格局相同在工业品国际贸易上起着重要作用。国家需求偏好越相似,则它们之间的贸易可能性也越大。

64四、规模经济论规模经济导致了各国产业内专业化的产生,从而使得以产业内专业化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得以迅速发展。五、差异产品论国际产品差异性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基础,这体现在产品的水平差异、技术差异和垂直差异等三方面。

65一、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1、保护本国的市场2、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4、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关系。单元知识五对外贸易政策

661、对外贸易政策主体一般指  ()A企业B各国政府C个人D商业机构

672010年10月,世界五大车展之一的巴黎车展在凡尔赛门展览中心召开,但中国汽车企业被排除在外。据海关部门的数据,由于欧美市场法规严苛等原因,目前国内汽车产品的出口多集中在亚非拉等相对落后的国家。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是中国车企放弃欧盟市场的主要原因。首先,欧盟严苛的认证法规会让中国车企的产品不容易过关。其次,在欧盟的认证碰撞测试中,很难保证欧盟国家不会带着偏见,华晨汽车在德国的两次碰撞测试结果差别很大,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据调查,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就急剧升温,中国很多产品成为重灾区。

68二、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1)对外贸易总政策包括进口总政策和出口总政策(2)对外贸易国别(或地区)政策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及世界经济政治形势,以及本国与不同国别(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关系,分别制定的适应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政策。

69三、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类型1、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不加干预,对进口商品不加限制、不设障碍;对出口商品也不给以特权和优惠,放任自由,使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702、保护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积极加以干预,利用各种措施限制商品进口,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生产,使之免受国外商品竞争;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鼓励扩大出口。

713、管理贸易政策又称协调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内制定一系列的贸易政策、法规,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实现一国对外贸易的有秩序、健康的发展;对外通过谈判签订双边、区域及多边贸易条约或协定,协调与其他贸易伙伴在经济贸易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721、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属于有组织的自由贸易的是()。A、新贸易保护主义B、贸易自由化C、管理贸易D、保护幼稚工业论

73四、对外贸易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和力量对比2、国内经济状况和经济政策3、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74美国外贸政策演变的三个阶段(一)自由贸易阶段二战结束后,战后10年,是美国经济竞争力最强盛的时期。当时,在经济实力、劳动生产率以及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美国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正是这种绝对优势决定了当时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核心是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奉行自由贸易政策,为此,美国推动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通过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发达国家之间制成品的关税率普遍由1947年的40%降到东京回合之后的5%~8%。(二)调整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和欧洲已经在从汽车、家电到半导体的广泛领域内夺取了竞争优势,美元频频发生危机,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1974年美国通过《贸易法》是美国贸易政策的转折点,其中就包括所谓“301条款”。20世纪70年代中期,新贸易保护主义在美国开始出现,80年代下半期其思潮几乎席卷全球,成为一种国际思潮。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的政策发生了根本转变,开始积极筹建北美自由贸易区,并把推进西半球经济的一体化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75(三)多元化阶段1993年以来,克林顿政府实施以新贸易主义为核心的对外贸易政策,打进国外市场和对付外国不公平贸易的行为成为美国贸易政策的两个主轴。美国积极利用GATT与WTO的多边谈判机制来推助其打进国外市场及不公平贸易的政策目标。美国在推动全球多边贸易机制时,利用与其周边国家形成自由贸易区(西半球经济贸易集团、亚太自由贸易区和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的策略来配合之。同时美国对一些双边问题特别突出、保护色彩特别浓厚的国家,则寻求以双边贸易谈判的方式打进这些国家的市场。

761、二战后,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A、发达国家之间贸易自由化超过了他们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自由化B、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内部的自由化超过集团对外的贸易自由化C、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D、机械设备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工业消费品的贸易自由化E、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待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税、非关税壁垒都高于对发展中国家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77一、项目名称:日本双边贸易协定的发展原因项目内容:见书P86问题:(1)日本在与新加坡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之前为何不与别的国家或地区开展双边自由贸易?(2)2000年之后日本大力发展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原因是什么?实训项目

78二、项目名称:德国默克尔的市场开放项目内容:见书P87问题:(1)为什么默克尔1月26日重申,德国主张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实行市场开放政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2)为什么欧盟至今未能与拉美签订整体自由贸易协定?请用本章所学加以解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