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86646
大小:500.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1-06
《基于plc的天塔之光设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PLC的天塔之光设计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绪论4第二章PLC的基础知识52.1PLC概述52.1.1PLC的产生与发展52.1.2PLC的特点72.1.3PLC的应用领域82.1.4PLC的常用编程语言82.2PLC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02.2.1PLC的基本结构102.2.2PLC的工作原理122.2.3PLC的分类132.2.4PLC的主要技术指标13第三章硬件设计153.1S7-200系列PLC基本知识153.1.1S7-200系列PLC概述153.1.2扩展模块153.1.3S7-200的编程元件163.1.4S7-200的数据长度和编址方式183.1.5注意事项
2、183.2梯形图设计方法203.2.1经验设计法203.2.2继电器电路移植法213.2.3顺序控制设计法213.2.4I/O分配及接线图2437第四章软件设计254.1顺序功能图254.2梯形图25第五章工作原理347参考资料3737第一章绪论目前,PLC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汽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使用情况大致可归纳为:开关量的逻辑控制、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数据处理和通信及联网。为满足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要求,近年来不断开发出许多功能模块,如高速计数模块、温度控制模块、远程I/O模块、通信和人机接口模块等
3、。这些带CPU和存储器的智能I/O模块,既扩展了PLC功能,又使用灵活方便,扩大了PLC应用范围。加强PLC联网通信的能力,是PLC技术进步的潮流。PLC的联网通信有两类:一类是PLC之间联网通信,各PLC生产厂家都有自己的专有联网手段;另一类是PLC与计算机之间的联网通信,一般PLC都有专用通信模块与计算机通信。为了加强联网通信能力,PLC生产厂家之间也在协商制订通用的通信标准,以构成更大的网络系统,PLC已成为集散控制系统(DCS)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皮带运输机是输送设备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机构。该机种具有结构简单,经济方便,使用可靠,传输平稳,输送量大效率高,低
4、噪音等优点。其形式多样,适用范围广,特别适合一些散碎原料与不规则物品的输送。产品广泛应用于轻工,电子,食品,化工,木业,机械等行业。本设计主要是用PLC实现天塔之光的模拟控制。37第二章PLC的基础知识2.1PLC概述2.1.1PLC的产生与发展1.可编程控制器的名称演变PLC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Controller)的简称,是一种在继电接触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仅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基本功能,主要用来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因此,通常将其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
5、eLogicController)。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处理器技术应用到PLC中,使PLC不仅具有逻辑控制功能,还增加了算术运算、通信联网等功能。但是,为了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的简称PC相混淆,常常还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为PLC。2.PLC产生的背景①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特点优点: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容易掌握。缺点:设备体积大,耗电多,开关动作慢,功能较少,接线复杂,触点易损坏,寿命短,改接麻烦,可靠性差,灵活性差。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优点:功能完善,灵活性强,通用性好。缺点:计算机技术复杂,编程很不方便,价格十分昂贵
6、,抗干扰能力差。3.GM10条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公司)为了在每次汽车改型或改变工艺流程时不改动原有继电器柜内的接线,以便降低生产成本,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而提出了研制新型逻辑顺序控制装置,并提出了该装置的研制指标要求,即10项招标技术指标。其主要内容如下:①编程简单,可在现场修改程序;②维护方便,最好是插件式;37③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柜;④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柜;⑤可将数据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⑥在成本上可与继电器控制柜竞争;⑦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⑧输出为交流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⑨在扩展时,原系统只需很小变更;⑩用户程序至少能扩展到
7、4K。4.PLC的诞生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型号为PDP-14,并在GM公司汽车生产线上首次应用成功。5.PLC的发展第一代:从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诞生到70年代初期。其特点是:CPU由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存储器为磁芯存储器;第二代:70年代初期到70年代末期。其特点是:CPU采用微处理器,存储器采用EPROM;第三代: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其特点是:CPU采用8位和16位微处理器,有些还采用多微处理器结构,存储器采用EPROM、EAROM、CMOSRAM等;第四代:80年代中期到9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