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虫防治技术规程

松毛虫防治技术规程

ID:5999266

大小:259.53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2-30

松毛虫防治技术规程_第1页
松毛虫防治技术规程_第2页
松毛虫防治技术规程_第3页
松毛虫防治技术规程_第4页
松毛虫防治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松毛虫防治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ICS65.020B16a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4882—2010松毛虫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controllingpinecaterpillars2010-06-30发布2011—01_01实施丰瞀粥鬻黼訾瓣瞥篓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仅19GB/T24882--2010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发生类型········⋯··5发生程度和成灾标准6防治对策⋯⋯⋯⋯·7防治技术⋯⋯⋯⋯·8施药方法⋯·⋯⋯⋯9防治要求⋯⋯⋯····lO防治

2、效果检查⋯⋯·附录A(规范性附录)附录B(规范性附录)附录C(资料性附录)附录D(资料性附录)目次松毛虫发生类型划分标准-松毛虫发生程度划分标准一仿生制剂及其参考用量⋯··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参考用量[11l2345680l前言GB/T24882--2010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青海省东都县林业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森林植物检疫站、辽宁省绥中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尤德康、柴守权、曲涛、梅丽娟、方国飞、赫传杰、

3、黄北英、李娟、刘海秀、曾智坚、辛忠、董晓波、邱立新、于海英、崔振强。松毛虫防治技术规程GB/T24882--2010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油松毛虫(D.tabulaeformis)、赤松毛虫(D.spectabilis)、落叶松毛虫(D.superans)、云南松毛虫(D.houi)、思茅松毛虫(D.kikuchii)等6种主要松毛虫的发生类型、发生程度和成灾标准、防治对策、防治技术、施药方法、防治要求及防治效果检查。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马尾松毛虫、油松毛虫、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云南松毛

4、虫和思茅松毛虫的防治,其他种类松毛虫的防治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5163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GB/T1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种群population生活在同一

5、地域内,相同生态条件下,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群。3.2增殖阶段multiplicativestage松毛虫种群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经历初始、增殖、猖獗、衰退4个阶段。增殖阶段的特点是:松毛虫种群数量显著增多,且继续上升,已开始由虫源地向四周扩散,林木已显现被害征兆,并有局部严重受害现象,受害面积明显扩大,天敌种类、数量也相应增多。3.3常发区constantarea林分结构单一,松林长势弱,自然控制能力较低,松毛虫经常发生或发生周期较短的区域。3.4偶发区casualarea林分有一定自然控制能力,一般年份不成灾,若遇干旱等适宜条件时才发

6、生松毛虫灾害的区域。3.5安全区safetyarea林分条件良好,自然控制能力较强,没有松毛虫发生或虽有松毛虫发生但虫口密度长期处于有虫不成灾水平的区域。3.6防治control为使松毛虫种群保持在有虫不成灾的水平,所采取的各种预防和除治措施的过程。1GB/T24882—20103.7无公害防治pollution—freecontrol对人、家畜及其他有益生物无明显伤害,对环境安全的防治措施。包括保护和招引自然天敌,人工繁殖释放天敌,喷施生物制剂、仿生制剂、植物源杀虫剂,人工捕杀,物理机械防治,阻隔防治等。3.8阻隔防治obstructcon

7、trol利用松毛虫幼虫具有早春经过树干上树取食针叶、晚秋经过树干下树越冬和食性单一的特性,在树干设置毒绳(环)或阻截障碍,使幼虫中毒致死或受阻后因饥饿致死。3.9化学防治chemicalcontrol利用菊酯类等化学药剂防治松毛虫的方法,特点是作用快、效果好、使用方便、费用低、能在较短时间降低虫口密度。3.10天敌naturalenemy对松毛虫种群有一定控制作用的生物,包括拟寄生物、寄生物、捕食性生物和病原生物。4发生类型松毛虫发生类型分常发区、偶发区和安全区。划分标准见附录A。5发生程度和成灾标准5.1发生程度松毛虫发生程度分轻度、巾度和

8、重度3个等级。划分标准见附录B。5.2成灾标准以松树针叶损失量为依据。立地条件差的下旱、半干旱地区失叶1/3以上为成灾,其他地区失叶2/3以上为成灾。6防治对策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