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当代语用学的发展趋势.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5年11月现代外语(季刊)November2005第28卷第4期ModernForeignLanguages(Quarterly)Vol.28No.4当代语用学的发展趋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冉永平提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追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尤其是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国际语用学发展的总体趋势。根据近期国外语用学的研究主题与探索路向,作者发现语用学研究已超出指示语、言语行为、会话含意等传统议题,日渐体现出对语言使用研究的语用综观论;其次,语言使用与理解的语用探索再也不是单向的语用学研究,与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界面研究日益凸显;另外,语用与认知之间的相互结合与渗透,或从认
2、知语用的视角分析言语交际,已隐现当今语用学发展的一大主流。关键词:当代语用学、发展趋势、交叉界面、语用与认知[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05(2005)04-0403-10在语用学的发展历程中,Grice在William1.引言James系列讲座(1967)中系统地阐发了会话含意理论,首提语用推理论,从而将人们对交际的关注重语用学的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心引向字面意义以外的隐含信息,对语用学的影响30年代Morris,Carnap,Peirce等学者对语言符一直延续至今。80年代初,Levinson率先提出指示号的研究。在他
3、们看来,语用学探讨符号与其使语、会话含意、命题、言语行为、会话结构等以语用用者、理解者之间的关系,这其实隐含了一种广语言现象为重点的议题;同时Leech又提出了以礼义的语用观,因为符号与其使用者、理解者之间貌为核心的人际修辞原则等社交-语用研究,将关的关系可通过不同方式体现。此后较长时间内,注焦点转向信息传递以外的人际关系,进一步拓展语用学一直被视为“废物箱”,解决语义学、句法了语用学的探索范围。可以说,过去三十年左右的学不能诠释的问题与现象。但自二十世纪70年语用学基本属于语言使用与理解的狭义研究。代末、80年代初,语用学的学科地位得到确认以长期以来,语用学研究存
4、在两大倾向:一是以来,其研究议题与范围不断扩大,为此出现了以分析哲学为基础,认为语用学研究应该有其严格不同议题为重心的语用学定义(Levinson1983,的议题,比如指示语、言语行为、前提、语用推理与何自然、冉永平2002,冉永平2004b)等。含意等,这是一种狭义的语用观,也是长期以来语本文以当代语用学的发展为主线,以新兴议题用学的主流;二是广义的语用观,最早源于Morris或语用现象研究的新视角,尤其以语用学的交叉研的符号学思想,主张语用学探讨与符号功能有关究为主线,揭示其发展趋势与目前人们关注的主要的心理、生物、社会等现象,这表明语用学研究应问题,以期为我国
5、语用学研究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该是宽泛的。多年来,Verschueren(1995,1999)等考。为此,作者参照了具有总揽性的Handbookof坚持语言使用的语用功能综观论以及语用学研究Pragmatics:Manual(Verschuerenetal.1995),的综观论。维氏并不主张从狭义的角度探讨人际ConciseEncyclopediaofPragmatics(Mey1998),互动中的语言意义,而是以“语言使用的语言学”TheHandbookofPragmatics(Horn&Ward2004)为主导思想,从认知、社交和文化等视角关注语言等专著、语用学权威
6、期刊JournalofPragmatics,选择与理解,以及人际交往。为此,从音素到语篇Pragmatics等上的近期成果,以及部分语用学新著。(或话语)结构等所有与意义生成和理解有关的语言现象都可视为语用学的探讨对象,为此语用研2.研究视野的扩大化究应该是广义的1;同时,语言结构或形式的选择1根据国际语用学会主办的Pragmatics(季刊)上所登载的文章、两年一届的国际语用学研讨会主题,以及Verschueren等人的著述,语用学都是广义的。404当代语用学的发展趋势及其意义也非静态的,具有动态性和语境顺应性。的语用特征、极性(polarity)的语用问题、自然
7、语言为此,指示语、言语行为、含意、会话结构、礼貌等理解中的默认推理等。可见,语用学研究大大超出传统议题不应被视为不同的语言现象,它们是共Levinson等人提出的范围,日益体现其有关语言使同现象的不同谈论方式而已(Verschueren1999:用的语用综观论。43)。可见,维氏并不主张按照传统议题进行语用学研究,为此我们可发现UnderstandingPragmatics3.语用学的跨面研究(Verschueren1999)的不同之处,难怪有学者将其称为“语用学新解”(何自然、于国栋1999),因为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尤其是本世纪初以语用视角发生了变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