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高考数学的绿色备考途径.doc

探寻高考数学的绿色备考途径.doc

ID:56288194

大小:3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09

探寻高考数学的绿色备考途径.doc_第1页
探寻高考数学的绿色备考途径.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探寻高考数学的绿色备考途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探寻高考数学的绿色备考途径——基于教材命题与备考策略研究周远方(湖北省教学研究室)教材既是实现课程标准和实施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文本资源,也是高考命题和备考复习最直接的素材来源。“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正确理解教材意图,准确把握教材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课改倡导的主要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操作策略。尽管在三年高中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对教材都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但仍有许多教师对“教好教材内容,能否应对高考?”表现出深深的疑虑,仍有不少学生对“学好教材内容,在高考中吃不吃亏?”表现出强烈的担心。正

2、因为有如此顾虑和担忧,导致在大多数高三课堂,乃至于高一、高二的课堂里,教材处于了一种可有可无、形同虚设的尴尬地位,取而代之的是脱离教材的辅导资料的泛滥和“题海战术”的盛行,其实质就是大量的习题、真题成了教学的主角,这种现状逼着我们必须探寻高考数学复习的有效备考途径——绿色备考。1基于教材的命题策略高考数学试题的编拟应立足于教材。因为教材呈现的课程目标可以成为命题依据,教材展示的文本素材可以成为试题命制依据,教材承载的价值取向可以成为试题命制依据。因此,应大力提倡立足于教材的高考数学命题观。无论怎

3、样好的教辅资料都不可能覆盖所有考点,只有教材才能覆盖所有考点,历年高考试卷中都有一些试题直接源于教材或由教材上的例习题改变而成。试设想,如果高考《考试大纲》明确规定:高考命题考教材上的原题占30%(知识立意,难度系数0.70-0.90),考教材的改编题占50%(问题立意,难度系数0.40-0.70),考创新题占20%(能力立意,难度系数0.20-0.40),那么,中学教师和学生还会对各种教辅资料如此投入吗?高中数学教学逐渐摆脱“题海战术”的困扰、切实减轻教学负担的那一天不就能早点到来吗?1.1基

4、于教材命题的“四基原则”——基点、基石、基准、基调一是以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为基点。与教材知识内容密切结合,体现教材中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等知识原理的运用价值,同时在源于教材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应用过程中,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二是以教材中的通性通法为基石。淡化特殊技巧,突出“通性通法的普适性价值,通过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考核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以此甄别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三是以教材中的例习题整合为基准。立足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教材重点

5、内容立意,充分发挥教材例习题的引领作用,通过真正源于教材例习题的推陈出新,采用“适度创新”和“规避模式”的做法,做到“新、变”但不怪,“新、变”而不难。四是以保持与教材难度相当为基调。遵循“在丰富背景下立意,在贴近教材中设计”的命题理念,不随意拔高考点,不人为设置障碍,不有意为难考生,不刻意追求别致,不形成过热浪潮,通过控制计算量,增加思维量,控制交汇度、创新度、开放度,突出直观化、生活化、综合化等具体做法,突出“知识立意”、“问题立意”和“能力立意”并重的命题原则,切合学生和中学数学教学实际。

6、1.2基于教材命题的“八字方针”——再现、整合、迁移、演变再现策略——直接呈现教材原题,如定理证明、公式推导、典型例习题等。整合策略——利用教材中的例习题作为命题素材,如改变背景、转换条件与结论等。迁移策略——利用教材中的素材,经过组合、加工和发展来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演变策略——利用教材中的素材,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重组、演绎和拓展等,进而形成一个有机交汇的整体。2基于教材的备考策略目前流行的高三数学备考脱离教材复习的“四化现象”:一是复习方式的“形式化”——师生负担过重。表现为过度重视题量训

7、练,轻视学生的理解、体验和落实。二是复习过程的“程序化”——教学成本过高。表现为过度重视题型套路,轻视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和掌握效果。三是复习功能的“简单化”——教材资源浪费。表现为过度依赖复习资料,轻视挖掘教材资源和整合课本知识的做法,四是复习模式的“机械化”——训练效果低下。表现为过度重视检测功能,轻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脱离课本的“四化现象”、“题海战术”逼着我们必须探寻高考数学复习的绿色备考途径!2.1基于教材研究试题的“四化策略”——细化、类化、强化、深化细化策略——主要对试题所涉

8、及到的知识考点和考核要求进行细化解析,诠释考题的立意和设计意图,以达成对试题的考查功能和导向作用的认识。类化策略——主要从试题的素材来源和选材的角度,探寻与教材知识和同类例习题的联系,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强化策略——主要从一题多解和多解归一的角度,有效挖掘试题的解法功能,以达到揭示问题的本质、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和提升探究能力的目的。深化策略——主要从反思与变式探究的角度,探讨试题设问方式的变化,引申拓展的途径,以达到抽取试题骨架,形成解题框图,构建数学模型的效果。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