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250417
大小:6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5
《关于“以学生为本的化学教学”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以学生为本的化学教学”的思考摘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将教学主体放在学生身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高中化学作为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所受影响也是颇深。不少优秀化学教师通过实践和教学调研为“以学生为本的化学教学”理论的丰富与完善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笔者作为一位即将踏足教育事业的后辈,在自己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却发现在学生的心中,“以师为本”的学习方式却是根深蒂固。关键词:以学生为本化学教学期待留缝教学建构主义我国基础教冇的发展和既往的七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
2、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备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为“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根深蒂固,以及“素质教冇”的推行受阻,2001年7月教冇部颁布《基础教冇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稈改革。新课改也就成了全面推进索质教冇的必经Z路。而在实施的过程屮,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将教学主体放在学生身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化学作为中学课程的重要组成,所受影响也是颇深。不少优秀化学教师通过实践和教学调研为“以学生为木的化学教学”理论的丰富与完善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除去少部分有着极其优秀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的学校的学校学生
3、,在部分学生(我所接触到的)的心屮,“以师为木”的学习方式却是根深蒂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上,学生经常以获取知识为最终目的,以获取问题答案为课堂交流核心,而“知识”、“答案”的來源便是“师”(老师、教材、考纲)。“知道”(对知识点木身或是答案有一定的了解)成为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2)一个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往往被学生忽略,化学学习方法更得不到体现。化学知识的迁移学习能力薄弱,仅停留在表面。(如已学完“物质的量的浓度”再让学生白行理解“质量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概念,学生多数会“知道”。但是追问学生,这两个物理最谁受到温度的影响小,学生马上会无所适从。因为,以前
4、老师从來没让他们思考、比较过教材外的东西。)(3)化学用语的口头表达不到位,高屮学生在分析化学问题的时候还会出现描述的物理量与单位对不上号的情况。(4)化学考纲就是化学的全部。除去少数学生会H行关注考纲外的化学知识,其余学生仅在考纲内反复挣扎。如果说还有额外的知识来源,可能也就只有练考纲内的习题顺带接触的一点东西。£1対上述情况,我结合自身家教实践、实习屮的经验以及与学生交流获得的信息反馈,对问题的成因做如下分析,并提出以下解决方法:一、让学生明白“鱼”与“渔”的差别。屮学学生的化学课程学习是从初三才开始的,相比于其他的H然科学科目来讲,出现的时间较晚。学生临近初中毕业,更
5、直观地感受到来白于学校、家庭乃至于社会的圧力。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对以前没有系统接触过的化学会产生一定稈度的抵触。加Z初三化学真观性知识较多,仅需要学生记忆,所以经常被学生视之为“有着理科名字的文科”,形成了只要“背答案、记例题”就可以学好的错误学习理念。因而养成了不学“漁”,只求“鱼”的错误学习方式。而在初屮化学还未出现较强的理论性知识的前提下,这种学习方式却刚好满足屮考要求。学生更笃信求“鱼”即可。所以,这种学习方式延续到高屮。然而高中的知识理论性和系统性都得到了逐渐的加强,仅靠求“鱼”,学生很难达到阶段性的学习目标。然而初屮的成功经验提醒着他们,化学的学习是可以求“鱼”
6、的。因此,部分学生选择加大力度从“师”的身上获得更多的“鱼”,而忽略老师费尽心机传授的“漁”,最终只能事倍功半,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化学教学屮,我们需要时刻提醉学生化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已有知识获取新知识。并且可以设计合适的环节(如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变迁)引导学生自己运用化学学习方法去获取新知识,增加其学习能力,让学生明白“鱼”与“渔”的差别。最终让学生成为捕鱼人。二、给学生足够“缝隙”思考。学生没有兴趣学,是源于“师”的严防死守。作为老师,我们可能在上述的问题上给予学生引导。但是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总有一些同学跟不上课堂的节奏,而我们要保证教学任务完成,于
7、是我们选择“考纲内反复练,考纲外不去管”的方式。但我们更要清楚,给学生学习空问和时间思考的必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白己是一个发现者、成功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对于学生来说,能通过自己的方式理解一个反应或是解决一个化学问题远比老师反复的讲解来得有趣。哪怕学生理解有所偏差,只要我们进行合适的引导,学生最终还是会有更多的收获。有个高屮化学老师问了他的学生一个问题:“请凭借你的化学经验来推测一下,酯化反应屮是醉脱去一个氢,还是酸脱去一个氢?”当时老师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