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426662
大小:4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12
《文言文中的变式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中的变式句 所谓变式句,是指改变了语序的句子。这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 文言中句子的语序多有变化,主要的有三种:宾语提前、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现一一举例分析。 一、宾语提前 文言中的宾语提前是较为常见的语法现象。我们知道,汉语词语中只有两种词可以带宾语,一是动词,一是介词。很显然,所谓宾语提前,无非是动词宾语的提前和介词宾语的提前。但是,仅仅从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的角度分析宾语提前是远远不够的。根据宾语提前的不同情形或语境,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一下。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前 1、作动词的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2、 疑问代词“何”(译为“什么”)作动词“操”的宾语提前。全句译为“大王来时拿着什么(礼物)?”其它例子如下。 (1)沛公安在?(《鸿门宴》)这里“安”做“在”地宾语提前,译为“哪里”。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同上)这里“何”做“辞”的宾语提前,译为“什么”。 (3)吾又何能为哉?(《种树郭橐驼传》)这里“何”做“能为”的宾语提前,译为“什么”。 (4)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这里“奚”做“疑”的宾语提前,译为“什么”。 2、作介词的宾语提前。例如: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疑问代词“谁”作介词“与”的
3、宾语提前。全句译为“没有这样的人,我跟谁一道呢?”其它例子如下。 (1)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2)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何由知吾可也?(《齐桓晋文之事》) (4)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庄暴见孟子》) (5)好乐何如?(同上)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例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此例中,代词“余”(译为“我”)作宾语提前。全句译为“古代的人们没有欺骗我啊。”其它例子如下。 (1)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2)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之《子路
4、、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之《秋水》)这里的“莫己若”即“莫若己”。 (三)用“之”作标志的宾语提前。例如: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这个句子中,“之”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提前的宾语是“何厌”。全句译为:“晋国有什么满足呢?”。其它例子如下。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之《秋水》)这里的“我之谓”即“谓我”。“我之谓也”译为“(这是)说我的啊”。 (四)用“是”作标志的宾语提前。例如: 唯兄嫂是依。(《祭十
5、二郎文》) 这个句子中,“兄嫂”作宾语,“是”起提宾作用,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全句译为:“(我只有)依靠哥哥和嫂子。其它例子如下。 (1)岂不毂是为?先君之好是继。(选自《左传·齐桓公伐楚》,“毂”通“谷”,“不毂”是古代君主的自谦之称。全句译为“(诸侯们)难道为我(而来吗)?(他们不过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 (2)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这里的“尔是过”即“过尔”,译为“责备你”。 现代汉语成语里保留了一些用“是”提前宾语的词语,如唯马首是瞻、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你是问、唯才是举等。 二、定语后置 文言中一些修饰
6、性或限制性的定语常常放在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面,称为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后置定语与“者”字结合(或称“者”作标志的定语后置)。例如: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 这个句子中的“来”(译为“归来的”)与“者”字结合作了后置定语。全句译为“(对)归来的国家的人才,一定要在朝堂上以礼相待”。其它例句如下。 (1)缙绅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能不易其志者”“缙绅”的定语后置了) (2)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解龙说赵太后》) (“侯者”作“赵王之子孙”的定语后置了) (3)群臣
7、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作“群臣吏民”的定语后置了)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作“彼童子之师”的定语后置了) (5)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种树郭橐驼传》)(“为观游及卖果者”作“长安豪富人”的定语后置了) (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铿然有声者”作“石”的定语后置了) (二)数词经常放置在中心词的后面。例如: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子路、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