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450488
大小:2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3
《培养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三中片交流材料培养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能力句容三中王仁平 新课程理念带来学习方式上的变革,即“自主、合作、探究”。当前,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采取“目标教学”、“问题教学”、“对话教学”等方式。在课堂上先设定几个目标、几个问题或确定某些对话范畴,再由学生思考回答解决。这样的确做到了让课堂于学生,也实现了一些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殊不知,学生的自主性却有缺失。学生被安排在教师设定好的思维过程中学习,仍是处于学习的被动者位置,没有真正发掘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两相比较,传统教学是教师往学生口中
2、“填”,而目前多数教师从事教学则是让学生往口中“钻”,多大差异可想而知。某位教育人士指出:做好一切事的原动力是自主。我想学生只有真正做到自主性地去学,做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提高学习能力,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尤为重要。一、创设利于自主的心理空间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正如常人所说获取成功靠“三份智商,七份情商”。研究者有过认识:多数学生学习的热情伴随年龄的增长反而削弱。分析原因最主要的不在课程任
3、务大,而在教学的限制太多,弄得学生不能说、不会说、不敢说。难怪叶圣陶先生早就感慨:从小学至中学,十几年竟然有的学生连一句完整的话也不会说、不会写。因此,要打破这种僵局就得给学生自主的空间。 1、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传统课堂讲师道尊严。教师在学生面前居高临下,掌握着话语霸权。学生面对教师脸上流露出的也多为惧色。新课程标准倡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也是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之一。之所以为师正如韩愈所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尊重学生,
4、平等地看待学生。就某一问题要与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哪怕学生犯错,也不要声色俱厉地去呵斥学生,而应循循善诱,讲道理晓是非。其实这样做,我们保护的不只是一个孩子,更是所有孩子天真大胆的心灵。 2、激励存疑质疑的问题意识 古人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陶行知先生则更简洁地指出:创造始于问题。真正的知识就存在于疑处。李镇西老师在教学中提倡学生对所有课文养成“四问”的习惯:1,写了什么?2,怎样写的?3,为什么这样写?4,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顾名远先生所言“
5、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学习中只有大胆地提问、质疑,学生的主体意识才会得以发展。面对学生的质疑,做教师的不能采取漠视或压制的态度,要给予这一行为以充分地肯定,并激励其进一步地思索。问题意识其实是主体意识的一个突出方面。 3、欣赏充满个性的创新思维 传统教学强调标准答案。其实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结果,“横看成岭侧成峰”便是如此。另外不同的人看又会有不同的结果,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课堂教学中,做教师的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对于那些充满个性、创造
6、性的观点,即使存在某些问题,我们也应以欣赏的眼光去接纳,而不是挖苦嘲讽。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这位学生的认识也得以提升。课堂上教师一个欣赏的的眼神,一丝会心的微笑,都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相反,冷嘲热讽只会让学生那一点点说话的勇气丧失殆尽。二、组织体现自主的学习流程 从教师备课角度看,传统教学教师精心备课备教法备如何拼命往容器(学生)中添灌知识,眼下教师是既要备教材备教法又要备学生学法。传统教学自当不论,然而眼下的备学生,则颇令人怀疑。备学生无外乎根据学生的水平程度设计上课程序,至于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形
7、如何获知,始终让我难解其中奥妙。且不说每班五六十名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异,单是对所要上的教学内容,学生会有怎样的认识就是一项未知数。可知这样的教学仍是一相情愿。新课改强调教师要走下讲台,转变角色。由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指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不断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1、课前预习——发现问题 以往的课前预习,无非是检查生字词,疏通文章,或教师布置几道预习题。学生从中也还是被动地接受:接受书本,接受预习任务。至
8、于预习的效果怎样,多数教师难以测定。自主性的学习流程则不一样。我把学生五六人分为一组,这样每班被分为十组左右,分别确立一个为组长,负责收集筛选学生预习所遇的疑难问题。另外这十人中间再选出一人为组长负责分类合并这十组所产生的疑问。这样通过分组化整为零,便于落实、检查、反馈预习信息,使预习环节真正成为上课的前奏,成为上课所要解决的教学目标。这种分组还便于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使每位学生都融入到学习的主流之中,感受到共同学习的乐趣。 2、课间讨论——解决问题 常规的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