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doc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doc

ID:53048785

大小:17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31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doc_第1页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doc_第2页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doc_第3页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一、试验目的 1.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大小、挠度变化及裂缝出现和发展过程; 2.观察了解受弯构件受力和变形过程的三个工作阶段及适筋梁的破坏特征; 3.测定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验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二、试件、试验仪器设备 1.试件特征 (1)根据试验要求,试验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受力钢筋强度等级I级或Ⅱ级。(2)试件尺寸及配筋如图1所示,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为20mm。  图1试件尺寸及配筋图(3)梁配有Φ6.5@200的箍筋。(4)梁的受压区配有两根架立筋,通过箍筋与受

2、力筋绑扎在一起,形成骨架,保证受力钢筋处在正确的位置。 2.试验仪器设备  (1)静力试验台座、反力架、支座及支墩  (2)20T手动式液压千斤顶(3)20T荷重传感器(4)YD-21型动态电阻应变仪(5)X-Y函数记录仪(6)YJ-26型静态电阻应变仪及平衡箱(7)读数显微镜及放大镜  (8)位移计(百分表)及磁性表座  (9)电阻应变片、导线等三、试验装置及测点布置 1.试验装置见图2图2正截面试验装置图  (1)在加荷架中,用千斤顶通过传力梁进行两点对称加载,使简支梁跨中形成长600mm的纯弯曲段(忽略梁的自重)。  (2)构件两端支座构造应保证

3、试件端部转动及其中一端水平位移不受约束,基本符合铰支承的要求。 2.测点布置  (1)在纵向受力钢筋中部予埋电阻应变片,用导线引出,并做好防水处理,设为跨中受拉主筋应变测点。  (2)梁的跨中布置一位移计f3,量测量梁的整体变形,考虑在加载的过程中,两个支座受力下沉,支座上部分别布置位移测点f1和f2,以消除由于支座下沉对挠度测试结果的影响。四.试验步骤 1.加载方法  (1)采用分级加载,开裂前每级加载量取5%~10%的破坏荷载,开裂后每级加载量增为15%的破坏荷载。 (2)试验准备就绪后,首先预加一级荷载,观察所有仪器是否工作正常。  (3)每次加

4、载后持荷时间为不少于10分钟,使试件变形趋于稳定后,再仔细测读仪表读数,待校核无误,方可进行下一级加荷。加荷时间间隔控制为15分钟,直至加到破坏为止。 2.测试内容  (1)试件就位后,按照试验装置要求安装好所有仪器仪表,正式试验之前,应变仪各测点依次调平衡,并记录位移计初值,然后进行正式加载。(2)测定每级荷载下纯弯区段控制截面受拉主筋的应变值,记录入表1。 (3)测定每级荷载下试验梁的支座下沉挠度、跨中挠度,并记录表2。  (4)试件破坏后,绘出裂缝分布图。(5)测定简支梁开裂荷载、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详细记录试件的破坏特征。(6)用X-Y函数记录仪

5、绘出试验梁p-f变形曲线。五、试验结果的整理、分析和试验报告1.试验结果(其中跨中挠度值等于跨中位移计测量值减去两支座位移计测量值的平均值):试验日期:组别:表1加荷加荷荷载f1f2f3跨中桡度序数时间KN读数差值累计读数差值累计读数差值累计实测计算值                                                                                                                                                         

6、                表2加荷序数         加荷时间         荷载(KN)          读数         测点εg差值          累计         2.绘制M/Mu-f、M/Mu-曲线,分析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与变形过程的三个工作阶段。M/MuM/Mu0f0M/Mu-fM/Mu-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4.根据试验梁材料的实测强度及几何尺寸,计算正截面承载力的理论值,并与梁的正截面承载力实测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实测值与理论值的符合程度=?5.如果受拉纵筋分别为2φ14(HRB235)、2φ20(HRB335)

7、,则分别为哪一类梁,其极限承载力各位多少?6.构件会不会发生斜截面破坏,会不会出现斜裂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